无论是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制造业产品、建筑工程质量,还是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质量安全,都要聚焦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发展关键,着力化解质量痛点、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堵点,以经得起检验的高品质产品,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打造出更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中国品牌。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记者胡喆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相关部署和要求,吹响了新征程上科技创新的冲锋号,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第14位提升至第10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迈上“十五五”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科技创新被赋予更重要的使命,不仅要“自立自强”,更要实现“高水平”。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行稳致远。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建议》明确要求,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才能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议》提出一系列举措,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让基础研究的“深蹲助跑”与产业发展的“加速冲刺”相互助力,将推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迈出新步伐,生发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源源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按照《建议》部署,未来五年,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动力活力,中国的科技实力必将迈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编辑:王琴】
从一人一天到“天宫时代”,再到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与梦想,问题的答案就在其中…… 从不到6个立方的返回舱,到宽敞的“三居室”空间站;从“一口吃”即食食品,到一星期不重样的太空美食;从覆盖率只有15%的测控通信,到如今随时随地的“天外来电”,杨利伟细数了那些令他十分羡慕的太空生活。。
- 今日热点
- 河南固始:强党建 抓产业 美乡村
- 福建三明“爱鸟护线”:为了东方白鹳惬意栖居
- 安图县工信局全力做好防疫物资保供工作
- 【专题】土耳其地震 中国救援在行动
- 吴尊友: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
- 德兰明海(BLUETTI铂陆帝)入选福布斯中国新晋独角兽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