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专家共探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国际传播

  中新网贵阳10月29日电 (记者 杨茜)29日,第16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

  与会海内外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围绕“全球视野下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国际传播”主题,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和研究作交流发言。

  求同存异是各类文化相互欣赏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彭锋认为,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多样性不仅能保持文化活力,而且能增强欣赏价值。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倡导文化欣赏,避免文明冲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香港中乐团行政总监钱敏华分享了香港中乐团通过乐团的跨界合作与创新,用中国乐器“笙”与西方管风琴合奏,既体现“东西文化荟萃”的城市特色,又为国际观众呈现中乐新形态。乐团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演出,让国际观众看到中乐与现代科技、流行文化的融合能力。

图为论坛主题发言环节。杨茜  摄

  “创作者既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传统文化精髓,又要秉持开放包容、以国际视野和世界共通的语言,精准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气质,激发各国人民的情感共鸣。”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以《河西走廊》等优秀纪录片为例,从“核心理念”“叙事策略”“美学建构”等三个层面,深刻阐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化表达是“向内深耕”与“向外延展”的有机结合。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庆认为,当前国际传播要推进“三个转变”,即从政治叙事到生活情感共鸣、从单一主体传播到多元网络传播、从表层文化展示到深层价值传递。

  “要守正,才能创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和而不同’的转化、借用、衍生、丰富化的革新。”台北艺术节总监、导演李立亨认为,在网络科技与AI飞跃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助力与挑战一样大。利用AI时代带来的便利性,也要避免被虚拟性给颠覆掉文化的本质。

  与会专家、学者、艺术家围绕文明的多样与交流、融合与共生,聚焦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直面科技与艺术融合对文化传承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反映了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对于全球视野下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与国际传播的深入思考和艺术实践,展现了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完)

【编辑:于晓艳】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DZtBx7n"></kbd><del id="47iyx"></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6X9GcP"></b>
  • 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党委举办心理疏导专题讲座
  • 如此臆想中国,也算“脑洞大开”!“且看美国毁三观”系列评论(二)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查看更多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发布时间:2025-10-30 03:15:41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精品 来自湖南

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  中国华能集团东北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陈勇告诉记者,这批新能源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既是中国华能服务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服务“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体现,也是为加快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全力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贡献力量的重大举措。加快组建雄安绿色交易所,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五是芯片供应逐渐恢复。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362778
举报
热点推荐
  • 拉萨年货市场供销两旺

    2025-10-30 03:15:41

  • 这个冬天特别贵!韩国供暖费暴涨近4成

    2025-10-30 03:15:41

  • 各省份GDP传递了啥信号

    2025-10-30 03:15:41

  • 雪落乌镇,戏剧暖人心

    2025-10-30 03:15:41

  • 马斯克“点赞”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领先世界

    2025-10-30 03:15:41

  • 《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等三文件印发

    2025-10-30 03:15:4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