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互联网用户注册、使用账号信息,不得有下列情形:(一)违反《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二)假冒、仿冒、捏造政党、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名称、标识等;(三)假冒、仿冒、捏造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名称、标识等;(四)假冒、仿冒、捏造新闻网站、报刊社、广播电视机构、通讯社等新闻媒体的名称、标识等,或者擅自使用“新闻”、“报道”等具有新闻属性的名称、标识等;(五)假冒、仿冒、恶意关联国家行政区域、机构所在地、标志性建筑物等重要空间的地理名称、标识等;(六)以损害公共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为目的,故意夹带二维码、网址、邮箱、联系方式等,或者使用同音、谐音、相近的文字、数字、符号和字母等;(七)含有名不副实、夸大其词等可能使公众受骗或者产生误解的内容;(八)含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中新网厦门10月28日电 (林永传 陈志坚)28日,厦门市破产事务府院联动工作会议暨厦门破产法庭成立五周年成果发布会在厦门举行,32家厦门破产事务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将于11月1日实施。本次会议既是对厦门破产法庭成立五年来改革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个人破产制度落地实施的府院联动部署。
2020年8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福建省唯一一家专业化破产法庭——厦门破产法庭正式挂牌成立。
据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志远介绍,厦门破产法庭成立以来,厦门中院通过叠加设立全国首个破产公共事务中心、福建省首个破产法研究基地,筑牢办理破产“系统化”基础;通过研发运行全国首个全外网建设的“破产案件智能系统”、协调政务部门开放数据端口、在京东APP上线“厦门市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强化办理破产的“智慧化”驱动;通过构建实质化运行的破产工作专班、实质化共赢的利益实现路径、实质化共推的社会治理方案,塑造办理破产的“协同化”格局;通过个人破产试点、跨境破产机制改革、管理人机制创新,开展办理破产的“前沿化”探索。
五年来,厦门破产法庭累计受理各类破产案件6002件,审结5910件,累计化解债务1370亿元,处置盘活资产219亿元,释放土地房产资源超100万平方米,推动3700余名职工稳定就业,助力203家危困企业涅槃重生。另有10件案件入选“全省法院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全省法院十大破产审判典型案例”,破产审判创新举措三次获评福建省法院“十大改革创新举措”,“办理破产”指标为福建省唯一“全国标杆城市”。(完) 【编辑:陈海峰】
但他承认,流媒体服务的盛行将改变电影业的获利方式。。
- 今日热点
- 许宁宁: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将促进RCEP建设
- 虚拟数字人拓展文化新体验(文化只眼)
- 沪最新版星级公园名单出炉!有你家附近的吗?
- 国家血液病“双中心”设置标准发布
- 海外网评:枪声频传让美国民众瑟瑟发抖
- 在无人区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