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会馆焕新开放 续写“城南旧事”与两岸乡愁

  秋日的北京西城,青砖灰瓦间流淌着老城特有的宁静。沿着南柳巷漫步,一座传统灰瓦木门的中式门楼静静伫立,这里便是南柳巷40号——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近日,这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百年建筑正式开放,以“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崭新面貌,迎接来自各地的读者与游客。

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近日正式开放。罗鲁峤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电影《城南旧事》中那首动人的《送别》,伴随几代人的成长,也承载着无数人心中那份珍贵的“北平记忆”。这部电影改编自台湾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而她笔下的“英子”,正是以自己童年为原型创作的。

  从1931年到1939年,林海音在晋江会馆度过了难忘的童年与青少年时光。晋江会馆原为清代水师提督万正色捐宅为馆,曾是在京闽台乡亲的聚集地和精神家园。院中三棵百年槐树依旧苍劲,仿佛仍在低语着《城南旧事》中宋妈口中的童谣:“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

  如今,作为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之一,晋江会馆定位“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在馆内设有两个主题展厅与一处特色书屋。正厅“城南·台北——林海音的世界”主题展,通过林海音一生的轨迹,陈设林海音相关作品集及与好友的书信资料,串联起北京和台北两地情缘。

  文学爱好者鲁先生专程带着《城南旧事》前来参观。他说:“‘英子’一直是我的精神偶像,伴随我的少年到青年,也正是如斯的京味作品吸引我最终来到京城生活。今天站在这里,仿佛能以‘英子’的视角穿越时空,真正体会到林海音文字里的乡愁。”

在“城南·台北——林海音的世界”主题展,游客拿起传声筒重温电影《城南旧事》片段。罗鲁峤摄。

  林海音的文字跨越海峡,书写了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她曾在《两地》中写道:“台湾是我的故乡,北平是我长大的地方。我这一辈子没离开过这两个地方。”作为战后台湾文学的重要推手,林海音以编辑、作家的身份培育了无数文学新人,被誉为“台湾文学的祖母”。

  中共北京西城区委统战部工作人员表示,未来,晋江会馆将作为京台交流的新地标之一,以“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为抓手,开设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坊,聚焦北京、台湾的文化联结,举办一系列两岸文化互动项目与交流活动,推动京台之间的文学对话与情感共鸣。(《中国新闻》报 罗鲁峤 图文报道)

【编辑:胡寒笑】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IVJye6"></kbd><del id="KC8bp"></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YcaUjqU"></b>
  • 山顶阅读app免费版下载
  • 服饰文化绽放新光彩(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解读国风国潮)
  • 重庆各级文艺团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查看更多

《真人打扑克剧烈运动》

发布时间:2025-10-30 03:54:38 成品网站1688在线 来自湖南

湖南平江汇丰村镇银行被罚28.4万: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这是我们推出的厨余垃圾智能处理终端设备,只需将厨余垃圾投放进该设备,48小时内就可快速完成厨余垃圾的发酵、干化、腐熟等步骤,将厨余垃圾快速转化成有机肥产品,为城市、农村产生的厨余垃圾提供就近、就地治理。按照今年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省下来的税款能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更新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会上,双方回顾了两局今年合作情况,通报了各自知识产权工作最新进展,并就未来双边合作,特别是两局PCT国际检索单位试点项目、人工智能领域合作、五局合作框架下的双边合作,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知识产权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314225
举报
热点推荐
  • 海南海口:传统“换花节”引燃千年古城元宵夜

    2025-10-30 03:54:38

  • 经济--内蒙古频道--人民网

    2025-10-30 03:54:38

  • 丰台马家堡新添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动构建“15分钟医疗圈”

    2025-10-30 03:54:38

  • 【全球聚看点】杨普义:行书中转弯的能力

    2025-10-30 03:54:38

  • 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发布典礼举办

    2025-10-30 03:54:38

  • 走“新”又走“心”科普与社火联展进基层

    2025-10-30 03:54:3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