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说,美国相关部门在讨论如何破坏“北溪”管道时,“所有相关人员都明白其中风险”。
中新网福州10月29日电 题:台湾艺术疗愈师:盼两岸合作使更多人受益
作者 郑江洛
“艺术疗愈在大陆尚不为大众所熟知,我期待能播撒艺术疗愈心灵的种子。”台湾艺术疗愈师杨顗燕日前在福州受访时表示。
“85后”的杨顗燕,在台湾从事该行业已超过三年。“自三岁起,我便与艺术结缘,后来渐渐发现,它不仅能触动心灵,更能在人们心情烦闷之时,给予一定程度的抚慰与疗愈。”
艺术疗愈起源于西方,是一种用于精神治疗的创造性表达方式,源于艺术、心理学和精神治疗的跨领域结合。艺术疗愈在台湾发展较为成熟,成为一种流行的身心调节方式。近年来,艺术疗愈在大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杨顗燕表示,两岸民众在生活与工作等领域,难免会面临各种压力。而今,随着大陆民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艺术疗愈在大陆的市场需求正在增大。
据介绍,台湾的艺术疗愈已形成多元体系,通过绘画、音乐、瑜伽等多种形式,构建起多方面的疗愈矩阵。
“无论是孤独症儿童、上班族还是学生,各类人群都能通过艺术疗愈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杨顗燕说,不同的色彩可以引发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同的感知,颜色的选择与搭配还能够反映人内心状态,通过创作的过程,能安抚情绪、疏导压力,进而达到疗愈的效果。
杨顗燕表示,通过与来访者一起分析作品中的符号、色彩、构图等元素,能帮助参与者理解自身潜意识中的情绪和需求。杨顗燕不仅是艺术疗愈师,还从事艺术疗愈师的师资培训工作。
同为艺术疗愈师的台胞顾慕珮出生于1977年,拥有美国整合医学博士背景,多年来,在台湾深耕高端护理照护市场。近年来,她将艺术融入职业生涯,探索大健康养护创新路径。
日前,顾慕珮和杨顗燕一同受邀参加福州的2025闽台匠人匠心交流活动,活动上,杨顗燕获颁“闽台名匠”称号。顾慕珮还为大陆的学生带来一堂台湾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并分享艺术疗愈理念。
顾慕珮说,艺术疗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心理学医疗领域中能够辅助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目前,两人正积极寻找契机,期盼能与大陆学校、机构合作,通过培养有兴趣的学生,不仅传播艺术疗愈理念,也让更多人掌握艺术疗愈方式,从而使更多人受益。“相信艺术疗愈在大陆正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顾慕珮说。(完) 【编辑:胡寒笑】
”毛宁说。。
- 今日热点
-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庆祝澳中建交50周年暨与中国的合作
- 锚定机器人赛道“机器人工友”正成为现实
- 2022年中国服装出口规模较2019年累计增长近20%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出炉支持创建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
- 新华全媒+|中疾控专家:新冠病毒变异的威胁在减弱
- “震一震”就知道有订单,科技助力听障咖啡师“无障碍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