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会馆焕新开放 续写“城南旧事”与两岸乡愁

  秋日的北京西城,青砖灰瓦间流淌着老城特有的宁静。沿着南柳巷漫步,一座传统灰瓦木门的中式门楼静静伫立,这里便是南柳巷40号——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近日,这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百年建筑正式开放,以“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崭新面貌,迎接来自各地的读者与游客。

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近日正式开放。罗鲁峤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电影《城南旧事》中那首动人的《送别》,伴随几代人的成长,也承载着无数人心中那份珍贵的“北平记忆”。这部电影改编自台湾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而她笔下的“英子”,正是以自己童年为原型创作的。

  从1931年到1939年,林海音在晋江会馆度过了难忘的童年与青少年时光。晋江会馆原为清代水师提督万正色捐宅为馆,曾是在京闽台乡亲的聚集地和精神家园。院中三棵百年槐树依旧苍劲,仿佛仍在低语着《城南旧事》中宋妈口中的童谣:“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

  如今,作为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之一,晋江会馆定位“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在馆内设有两个主题展厅与一处特色书屋。正厅“城南·台北——林海音的世界”主题展,通过林海音一生的轨迹,陈设林海音相关作品集及与好友的书信资料,串联起北京和台北两地情缘。

  文学爱好者鲁先生专程带着《城南旧事》前来参观。他说:“‘英子’一直是我的精神偶像,伴随我的少年到青年,也正是如斯的京味作品吸引我最终来到京城生活。今天站在这里,仿佛能以‘英子’的视角穿越时空,真正体会到林海音文字里的乡愁。”

在“城南·台北——林海音的世界”主题展,游客拿起传声筒重温电影《城南旧事》片段。罗鲁峤摄。

  林海音的文字跨越海峡,书写了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她曾在《两地》中写道:“台湾是我的故乡,北平是我长大的地方。我这一辈子没离开过这两个地方。”作为战后台湾文学的重要推手,林海音以编辑、作家的身份培育了无数文学新人,被誉为“台湾文学的祖母”。

  中共北京西城区委统战部工作人员表示,未来,晋江会馆将作为京台交流的新地标之一,以“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为抓手,开设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坊,聚焦北京、台湾的文化联结,举办一系列两岸文化互动项目与交流活动,推动京台之间的文学对话与情感共鸣。(《中国新闻》报 罗鲁峤 图文报道)

【编辑:胡寒笑】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sbDWVJf"></kbd><del id="Bk2ba"></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tRU86Dgd"></b>
  • 安徽旌德:梯田播新绿
  • 中国LNG船“航”出加速度全球订单总量占比超过30%
  • 专家分析:中国为何能与新兴国家实现共赢
查看更多

《糟老头黄版》

发布时间:2025-10-30 06:59:21 下载千度直播app 来自湖南

日企瞄准最先进2纳米制程推进新一代半导体国产化首先,可能是手机内存不足。在施工过程中,中铁电气化局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部继承“促创干、争一流”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精神,克服了德卡鲁尔变电所G20工期紧、瓦里尼变电所坡度大、哈利姆变电所场地小、卡拉旺变电所路况差等重重困难,按期安全高效完成了节点目标。中国贸促会近期对160多家在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会的调研显示,%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的受访外资企业表示将维持和扩大在华投资。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291936
举报
热点推荐
  • 亳州市:新学期上好交通安全这门“必修课”

    2025-10-30 06:59:21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5-10-30 06:59:21

  • 山东“十大行动”实施“2023年文旅提质赋能计划”

    2025-10-30 06:59:21

  • 海南航空51名飞行员荣获中国民航安全飞行奖章

    2025-10-30 06:59:21

  • 美前驻德国大使:美国而非德国才应是欧洲领导力量

    2025-10-30 06:59:21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2025-10-30 06:59:2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