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大宏观调控,汇聚合力—— 人民银行近日宣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财政部明确将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人社部等11部门联合部署2023年春风行动,预计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各项政策配合,努力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中新社厦门10月30日电 (林永传)30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展会共设置12个台湾地区主题馆。
展会总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设1个文旅产业综合成果展和两岸文博IP授权展、工艺精品展、数字视听展、创意设计展四大主题展区。330多项论坛、推介会、路演展演等配套活动同期在主展馆及各区分会场亮相,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两岸文化交流成果。
展会共设置12个台湾地区主题馆,200多个来自台湾的机构、行业协会、品牌企业,以及500余位台湾地区专家学者、工艺大师、专业客商、台青代表参展参会,集中展示台湾茶、漆艺、少数民族工艺、设计IP、文旅消费品等多元内容。
“台湾大师工艺馆”汇集了包括大漆、玉石、雕塑、陶瓷、玻璃和茶器等领域28位台湾工艺大师杰作;“两岸工艺精品展”呈现了两岸工艺名家匠心之作;“台湾潮流文创展”呈现20余位知名青年主理人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首次打造的“台湾Z世代融创馆”展示台湾青年在生活美学及科技艺术领域的作品;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在原有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文创设计基础上,融入AI文创设计、智能文创等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设计内容;“闽台民艺传承特展”通过经典艺术品展演及大师艺术对话等形式,展现传统木偶戏当代魅力与两岸匠人精神的传承创新。
展会首次设立“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成果展”,邀请10余位台青和大陆居民共同演绎乡建乡创故事;金门馆连续十六年在该展会呈现,围绕历史语言、岛屿风貌与在地符号,生动呈现闽南语发展渊源。
本届展会首设数字视听展区,展示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创造新价值的最新实践。在展会现场,观众可体验许多前沿技术应用于文旅领域的新产品、新场景。(完) 【编辑:陈海峰】
(三)志愿服务联推,推动“封闭自有”向“开放共享”转变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在助力社区治理发展,丰富社区资源,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增加民众交往,构建情感纽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今日热点
- 中国3亿人面临“隐性饥饿”,佰倍优聚焦蛋白质缺乏问题
- 【中国网评】美国大肆炒作“流浪气球”意欲何为?
- 中国队奥运村驻地亮相星星元素彰显活力
- 拉鲁湿地:护好城市之“肺”共享生态成果
- 巴生港自贸区国际贸易与清真产业中心介绍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