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心足,新年新貌 古镇景区联票销量喜人;特色民宿天天满房,“过夜游”数量攀升;低价“快餐游”被取而代之,亲子游、研学游等深度游览形式升温明显……在天津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负责人夏婷看来,这一系列新变化令人振奋。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谢雁冰)近日,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英文)》(2024)正式发布,这是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连续17年向国内外发布。报告全文共16部分,约6万字,全面系统反映了202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报告提出,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安排部署,明确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召开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进一步体现,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共识深入人心。
报告显示,2024年,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逐步彰显,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参加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1037.99万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指导性案例,共同护航新经济业态发展。政法各单位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各法学院校、科研机构积极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推进施行单方面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并不断增加出入境口岸。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将法治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的制度竞争力。(完) 【编辑:苏亦瑜】
上交所在处分决定书中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发生股份减持行为,应当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减持计划。。
- 今日热点
- “‘宁’聚香江共创未来”南京市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业扩大开放(港澳)推介会在港举行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涌现
- 银保监会:个人保险业务将全面实施实名登记制度
- 文艺星开讲丨宋佳:片场,就是我的战场
- 科技赋能金融降本增效
- 跟着总书记学习二十大报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