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懂都懂

2025-11-01 14:06:43 来源:凤凰新闻网
“砺箭21”一箭“穿月” 中国空间站迎新客 《深夜懂都懂》《》刊发杨耀健署名文章《》,其中提到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积极团结民主党派人士和各阶层人民,壮大了革命力量,他率先垂范,求同存异,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善于将党的方针政策与个人的人格魅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出高超的统战艺术。《深夜懂都懂》

以法国早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让·尼古拉·阿尔蒂尔·兰波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描述“通灵者”兰波流浪经历的音乐剧《兰波》中文版,将于2018年12月5日至12月9日在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进行首轮演出。

  中新社酒泉11月1日电 题:“砺箭21”一箭“穿月” 中国空间站迎新客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10月31日晚,中国西北戈壁深处,又一“太空航班”起航,为中国“天宫”送去新的驻守力量。

  当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简称“长二F火箭”)托举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航天员张陆、武飞、张洪章搭乘飞船,踏上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

  这一天适逢“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逝世16周年纪念日。钱老生前,每一位中国航天员从太空凯旋后,都会向他面报喜讯。如今,中国航天人再次用独特方式向钱老致敬。

  20时49分,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在问天阁圆梦园广场领命出征。在现场民众的歌声中,三名航天员挥手告别,登车前往发射塔架。他们将从那里进入神舟飞船,为飞天做最后准备。

  此次叩问太空的乘组阵容别具特色:专业类型上,涵盖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类型;年龄结构上,首次出现“70后”“80后”“90后”的搭配。

  此时,在数公里外的戈壁滩上,长二F火箭昂首矗立,静候“乘客”到来。23时17分许,发射塔架完全展开,乳白色箭体完全展露在人们眼前。

  第二次坐火箭去太空,张陆已从航天“新兵”成长为指令长。出征太空之际,他为乘组取名“砺箭21”,寓意乘组经过磨砺淬炼后,像火箭一样锐不可当,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与他一同飞天的武飞和张洪章均来自中国第三批航天员。今年32岁的武飞是目前最年轻的中国航天员。他性格外向,热爱运动,理论与操作能力突出,是乘组里的“活力因子”、技术“尖刀”。此次飞天,他专门为将在太空过生日的两位队友准备了玩具蛋糕。

  与武飞的“动”形成互补的是张洪章的“静”。成为航天员之前,张洪章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科研人员,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自带“学者气质”的他性格沉稳,做事踏实,闲暇时则喜欢种菜、养花、打太极、品诗词。

10月31日晚,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汪江波 摄

  23时44分,“点火”指令发出,长二F火箭尾端瞬间烈焰升腾,在撼天动地的轰鸣声中“一箭穿月”,直冲九霄。现场观众一起抬首望着火箭隐入墨色夜空,化作星光一点,直至消失在视野中。

  面对未来半年的“太空出差”,乘组三人有着各自的期待与感受。神舟十五号任务中,张陆曾对中国空间站说“再见”,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站在空间站的窗口,欣赏地球的美丽。时隔两年多重返太空,张陆的愿望即将实现。

  首次飞天的武飞和张洪章则提到“幸运”二字。能够成为目前执行飞行任务时年龄最小的中国航天员,武飞感到“无比幸运”。在他看来,正是常态化的天地往返让年轻一代有了更多、更早为国出征的机会。

  作为中国第二位叩问苍穹的载荷专家,张洪章对太空实验充满期待。“空间站里的任何一个实验项目,都凝聚着地面科研人员大量的心血,能在太空亲手完成他们的实验,是幸运,更是责任。”

  进入太空后,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将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续,他们还将迎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到访。

  当“神箭”穿月而上,航天员接力苍穹,中国人追逐星辰大海的故事仍在接续书写。(完)

【编辑:刘欢】
如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今年您期待哪些社会保障举措、民法典实施以来您身边哪些现象有所改善……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人民网记者将把调查结果和网友心声带给代表委员。
当地各级政府也积极为台胞排忧解难,指导台胞用好各项惠台举措,帮助台胞安居乐业。

同时,加入天然黏土纳米片使得这种气凝胶的耐火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以承受1300摄氏度高温的火焰,并且至少在20分钟内不被烧透。。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