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手术室之前,总理躺在推车上,用颤抖的手在1972年6月23日,他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就“伍豪事件”所作专题报告录音整成的书面材料首页上郑重地签上“周恩来”三个字,并注明“于进入手术(前),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日”(病危中的周恩来漏写了一个“前”字。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0月3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获悉,作为其2025年“开放合作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的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论坛达成的共识——《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也正式发布,以推进全球开放合作。
《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重申数字地球各界同仁的共同承诺,致力于将数据与知识转化为具有科学依据、开放透明且符合伦理的决策支持体系,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非静态指标,而是气候、水、能源、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在这一背景下,覆盖多领域交叉学科的数字地球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在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提出的“数字地球作为战略智能与决策平台”的发展框架指导下,承诺将在重点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建立战略智能与决策平台试点,同时确保伦理治理和开放、透明。
四是该倡议将作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指引,开放合作,重点突破,助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监测与评估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提供解决方案和重要支撑。
据悉,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论坛也是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十个平行论坛之一,聚焦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强劲需求,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AI)与地球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旨在以数字地球技术发展为引擎,消融数据与技术壁垒,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程。
论坛上,中外各方代表围绕数字地球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态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展开交流与研讨,为下一阶段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贡献地理空间领域的数字解决方案。(完)
【编辑:苏亦瑜】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目标,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80%,能源消费总量按60亿吨标煤计算,化石能源占20%,大概12亿吨标煤。。
- 今日热点
- 一组关键词看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 临沂市财政局、中国财经报社:十年
-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这样颂英模
- 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吉林省人社服务创新提升工程获殊荣
- 权威面对面丨探月探火走向深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展望未来中国深空探测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