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道分布来看,各有近五分之一的企业来自于个护/美妆赛道和消费电子赛道,综合食品赛道紧随其后,占比15%。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新华社记者周玮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为未来五年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7046家,免费开放占比91%以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幸福感显著提升。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迈上“十五五”新征程,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越丰富,精神文化需求就越突出,就更需要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开启文化新篇,要在夯实根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创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议》就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一系列部署。按照《建议》各项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将为自信自强、创新创造提供坚实底气。
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需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从“提升文化原创能力”“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到“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聚焦新形势新需要,《建议》针对性地提出一揽子新举措,绘制出文化发展的新图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时俱进把握人民群众新需求,文化的活力定能奔涌不止。
交流互鉴,激扬文明伟力。近年来,从文化“新三样”加速出海,到中国游成为海外民众新时尚,中外文化交流呈现蓬勃之势。落实《建议》对“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部署,深化国际人文合作、支持文化企业与精品加快“走出去”,深化文明对话与产业协同,将为文化创新开辟新空间,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跃升。 【编辑:王琴】
三是立足系统观点和系统评价,结合中医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特点以及西医的服务手段,科学整合中医服务和西医服务两股力量,同时也切实发挥好社会资本的力量,让诸多规模较小民办医疗机构发挥其应有作用。。
- 今日热点
- 程知言:当好江苏省能源资源保障主力军
- 《道听“图”说》第一百二十二期中国玺:全家庭生活定制产品 用品质定义生活
- 2021年湖北省“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暨第十三届网络文化节成果展示活动举行
- 山东省进一步完善绿色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 聚焦机床、健康两大主业发力 通用技术集团经营指标飘红
- 增加历史自信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