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文化传两岸 台湾参访团首站走进合肥包公园 《麻豆视传媒三区》加强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臭氧等重点污染物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麻豆视传媒三区》
”就读于东京都立大学的华迪圣计划与同学在线上庆祝中秋节。
中新社合肥11月7日电 (记者 赵强)“台湾拥有众多包公庙却缺乏系统学术研讨平台,大陆则留存丰富的包公文化实物资源与底蕴,这正是两岸开展文化互补、深化交流的重要基础。”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秘书长覃佩筠7日在安徽合肥说。
11月7日,参访团走进合肥包公园。中新社记者 赵强 摄
当日,由台湾安徽同乡会与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联合组建的“包公文化薪传两岸”参访团一行30人抵达安徽,开启为期一周的参访交流活动。参访团首站走进合肥包公园,循着历史足迹,探寻包公文化的根源与传承。
包拯,北宋著名清官,以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的品格被后世尊称为“包青天”。合肥作为其故乡,承载着深厚的包公文化底蕴。20世纪90年代,台湾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风靡两岸,掀起了一阵“包青天热潮”,成为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记忆。
11月7日,参访团一行走进合肥包公园。中新社记者 赵强 摄
据覃佩筠介绍,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以传承包公精神、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历史研究与文化交流为核心使命。“我们希望通过民间交流,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走进大陆,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与情感认同。”
此次参访团由桃园市安徽同乡会理事长孙乃会带队,祖籍安徽凤阳的他已多次率团到安徽参访。“包公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符号,也是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财富。”孙乃会表示,包拯清廉公正、明察秋毫的核心特质,以及包公家训、经典剧目等文化遗存,不仅影响了两岸几代人的价值观念,更成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文化纽带。
参访期间,团员们还将走进刘铭传故居、安徽名人馆等文化场所,并与大陆包公文化研究学者开展座谈交流。(完)
【编辑:张令旗】患者的肯定让我信心倍增。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阜阳市一装备入围全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中安在线阜阳频道
- 【津抖云】看狂飙一定要来一碗强哥爱吃的猪脚面!
- 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
- 周恩来的精神风范:顾全大局相忍为党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
- 走进牡丹江“冰雪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