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将引入更多投资者,尤其是战略投资者,可能会在未来五年内进行IPO,但尚未决定上市地点。
中新网11月9日电 题:从荔枝园到柚子园,习近平不变的牵挂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南福金柚种植基地,硕果累累。
11月7日,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柚子林,同乡亲们亲切交流。
考察中,得知今年金柚喜获丰收、销路畅通,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梅县区是著名的“中国金柚之乡”,柚子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梅县金柚是当地农业的一张“金名片”。
柚农5万多户,依托金柚产业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占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当地种植了上百年的“土特产”,如今成为农民的“致富果”。
习近平总书记上一次到广东考察,是在2023年4月,那次到广东总书记也考察了“土特产”——茂名荔枝。
从荔枝园到柚子园,可见总书记对乡村特色产业的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而深刻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河南光山的油茶、陕西柞水的木耳、山西大同的黄花、陕西延安的苹果、广东茂名的荔枝、山东枣庄的石榴、广西来宾的甘蔗……到地方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进田间、果园、车间,给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土特产”看似普通,却是大文章。
在2022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土特产”三个字进行了详细解释。
“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俗话说,靠山的不怕没柴烧,靠水的不怕缺鱼吃。当地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产业。
陕西延安,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长出的苹果甜美多汁。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的苹果园内与果农交流时称赞,“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柳州考察调研时,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他叮嘱大家,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
“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
发展乡村产业,不像过去就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只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才能把特色做成优势。
2023年9月,在山东枣庄考察石榴种植园时,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方特色成就一方产业。
总书记关心的“土特产”,寄托着对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殷切期望。
|出品人:俞岚
|总策划:周锐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李京统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雷宇竺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编辑:曹子健】银河证券认为,随着疫情因素逐步消除,军工行业2022年四季度未确认收入的订单将结转至2023年一季度确认,叠加2023年一季度行业招投标重启,板块业绩增速有望快速回升。。
- 今日热点
- 【地评线】桂声网评: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 【显影中国】“七福”贺春,“竹”福“兔”YOU
- “兵教头”率先垂范 “新同志”比学赶超
- 今年阿克苏地区将集中展示、重点推介网红产品和特色旅游资源
- 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
- 综合消息:地震致土叙两国逾1.5万人死亡 中国救援队连夜奋战拯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