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195项任务举措释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市场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在福建漳浦,全国首个批量化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开工;在湖南长沙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智造园区,无人搬运车穿梭往来,备料车间13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兔年春节过后,各地各企业鼓足干劲、奋勇争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抢抓机遇促发展。
中新网银川11月12日电 (记者 李佩珊)11月12日,教育部宁夏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创新平台签约暨授牌仪式在宁夏大学举行。13家企业集中签约该平台项目,标志着校企合作从“企业出题、学校答题”正式迈向“共同出题、协同解题”的深度融合新阶段。
据悉,教育部宁夏高等研究院是2023年12月启动建设的全国首个以省区命名的高等研究院。研究院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遵循“市场主导、政府主推、院校主研、企业主用”运行原则,通过“项目—学科—高校—团队—导师—学生”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招收校企“双导师”制硕博士研究生。学生课程学习在培养高校完成,科研实践全程扎根宁夏相关企业,确保培养的人才“企业用得上”、产出的科研成果“企业用得好”。
宁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育部宁夏高等研究院院长彭志科表示,校企联合创新平台成立后,将整合高校人才优势与企业市场资源,打破理论与实践壁垒,搭建高效的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桥梁。“在这里,高校实验室将直连企业生产一线,前沿学术探索将紧扣产业真实痛点——高校教师可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攻关,将产业难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企业技术骨干将走进课堂分享实战经验,让人才培养精准匹配市场需求。”他表示。
同时,创新平台将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与“孵化器”:高校专利技术不再局限于论文与实验室,而是能借助企业生产线、渠道网络快速落地,转化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将构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既为行业输送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迭代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完)
【编辑:李润泽】男童阿里夫一直被困在混凝土板和钢筋下,救援人员为避免引发另一次坍塌,切断了阿里夫周围的碎片。。
- 今日热点
- 人民体谈:世锦赛中国跳水队通关 开启新征程
- 中宣部召开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
- 山东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 外媒:业绩低迷前途未卜 英特尔高管将降薪
- Foreign expert The next dacade will be very good for Chinese tourism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