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纷纷举办新春围炉会、座谈交流会、文体联谊及传统民俗等系列活动,加深“两岸一家亲”的同胞情谊。
中新社广州11月14日电 (记者 陈建新)正在粤港澳三地举行的十五运会,不仅是中国顶尖运动员同场竞技的盛会,也是展现大湾区融合发展活力与成果的平台。连日来,多位扎根岭南的台商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对深耕当地充满信心,期待两岸携手把握湾区发展机遇,实现共赢。
来自台南的广州大舜丽池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庆祥,是全运会火炬传递广州站的火炬手。他表示,希望通过参与火炬传递,让更多台湾民众感受到两岸融合的机遇。他于1989年来穗投资,见证广州从改革开放前沿逐步发展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
他表示,广州拥有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和适宜经商的人文环境,吸引众多台商来此发展。尽管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多数台商仍选择坚守,对在这里深耕发展很有信心,还积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他认为,大湾区建设带来的交通便利与市场深度融合,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拓展发展空间,当地政府组织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相关经贸展会,为企业对接海外市场搭建了桥梁。他鼓励台商顺应环境变化,在创新中寻求突破。
同样参与了全运会火炬传递,深圳台商协会会长许富贤观察到,近年深圳台企发展稳健,除深耕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等传统优势领域外,也向新能源、大健康、智能科技等新兴赛道延伸,同时在发展模式上从“代工”向“品牌+研发”转型。
“大陆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增量空间对台企是重大利好。”他指出,大湾区完备的产业链,可为台企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支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需求爆发,契合台企技术优势,且大陆在台企注册、融资等环节推出不少政策举措,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两岸经济互补性强。”许富贤建议依托大湾区供应链,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共建产业生态,同时联合两岸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研发与人才交流,还可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助力台青投身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
作为来粤逾10年的台商,工基软件集团董事长李国诚不仅亲历东莞制造业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升级的过程,也见证了当地城市发展变迁、民众生活日益丰富。
因看中东莞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及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李国诚创办了专注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企业,“我们希望紧跟转型浪潮,助力企业应对新挑战”。
他还表示,大陆近期公布“十五五”规划建议,台青可在生物制造、新能源、农业等领域寻找发展机会,也可关注民众对精神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探索相应服务模式。(完) 【编辑:韦俊龙】
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同时明确,在家居产业培育50个左右知名品牌,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还要加快智能家居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从单品智能到设备互联再到场景互通的基础标准研究和标准应用示范。。
- 今日热点
- 人民网·上海人民建议征集--上海频道--人民网
- 人民财评:鱼跃医疗,请勿“逾越”生命底线!
- 巴南区政府与宗申战略签约 建设汽摩产业链生态平台
- 2020年全国投教动漫大赛优秀作品:《我们都是追梦人》
- 土耳其14名女排球员地震后失联,俱乐部主席哭泣求助
- 人民财评:餐饮业开门红期待吸引更多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