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赴京考察交流学习

  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张海雯)17日,来自青海的49名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代表、模范(先进)个人齐聚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开展为期6天的考察交流学习。

图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赴京考察培训班开班式现场。张海雯摄

  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通过实地考察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遗迹、科研中心、文博纪念馆等,学习北京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经验,引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充分发挥作用,交流各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进一步激发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家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起点上全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建设,不断促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徐景康摄

  据介绍,参加这次考察交流活动的都是来自青海省各行业、各领域的代表,既有基层一线的业务骨干,也有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活动期间,参与人员将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接受《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的专题讲座,观看《何以中华》《绽放的花儿》等专题纪录片和电影,并结合个人岗位和工作实际,就进一步推进青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展开深入交流讨论,提出思考与建议。

图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参观民族文化宫。徐景康摄

  同时,还将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及“铸牢展”(西藏专展、新疆专展),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开阔眼界、创新思路、增强自信,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营造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事、人人争当模范(先进)的浓厚氛围。

  青海省委统战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要结合此次考察交流活动学习成果,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拓展工作方法,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行创造性转化,真正把考察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实践的强大力量,扎扎实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等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4Exep"></kbd><del id="xmOaWv"></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umWpD"></b>
  • 放置修仙录手机版下载
  • 《方舟:生存进化》2月10日将开启情人节活动经验获取倍率提升
  • 外媒:或激怒美国?伊朗军舰获准通过巴拿马运河
查看更多

《麻豆传煤入口免费进入2022》

发布时间:2025-11-18 10:12:10 100种流氓软件免费下载 来自湖南

广西上思:筑牢基层堡垒解难题暖人心以“ChatGPT在线”为例,它为用户提供4次免费对话额度,之后继续使用需充值,充值额度分别为元/20次(三个月有效)、元/1300次(半年有效)、元/3000次(一年有效)、元/无限次(一年内有效)。虽然春节后硅料成交量增加,前期积压的库存快速下降,但InfoLinkConsulting提醒说,随着2月硅料采买谈判和签单逐步落定,硅料环节的库存得以下降,但是仍有现货形态的硅料库存结转在硅料生产端待售,虽然对于满足N型硅片的较高品质的硅料具有市场需求,但是硅料环节的库存水平仍然令人不安,无疑加剧企业之间博弈难度。【任君评说】中国应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性转变,加速推进正向“双循环”,应将实施正向“双循环”作为重要经济战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1986830
举报
热点推荐
  • 央行:推动金融控股集团提升关联交易管理水平

    2025-11-18 10:12:10

  • 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nbsp;危楼面临坍塌风险

    2025-11-18 10:12:10

  • 台媒社论:民进党“产业创新”乏善可陈

    2025-11-18 10:12:10

  • 全面通关首日港珠澳大桥迎来客流车流双增长

    2025-11-18 10:12:10

  • 外媒:马航MH17空难国际调查小组宣布停止调查工作

    2025-11-18 10:12:10

  • 新华全媒+·新春走基层丨河北武强:年画艺术在传承中创新

    2025-11-18 10:12:1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