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消费者信心处于四个月低位,在高通胀和借贷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美国家庭在未来6个月购买大件商品的意愿下降,加剧了明年经济衰退的风险。
“十五五”序幕即将拉开,国家层面正为“两重”建设谋划布局。
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把“两重”建设放在“十五五”全局中谋划和推进,牢牢把握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
“两重”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
此次会议的相关部署不仅涉及项目审核、协调推进机制、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还对资金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资料图: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发展重要抓手的“两重”建设,需要放在“十五五”的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
从战略性要求来看,“两重”建设要符合国家长远发展方向,聚焦于能够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领域。
从前瞻性要求来看,“两重”建设需要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确保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从全局性要求来看,“两重”建设要综合考虑全国各地区、各领域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会议在明确“两重”建设方向的同时,还对“两重”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提出要求。
会议指出,强化部门协同,注重软硬结合,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稳步提升。
拿部门协同来说,重大项目的实施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的协同合作能够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此外,“软硬结合”这一提法尤为值得关注。一般来说,“硬”指硬件设施、机械设备等有形资产,“软”指投融资模式、人才培养、维护管理机制等无形资产。
“两重”建设不仅要关注道路、桥梁、厂房等“硬”设施的建设,还要注重技术、人才、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软硬结合”能够确保项目在建成后能够高效运营,持续发挥效益。
会议还指出,要优化项目审核,更加注重创新要素投入、无形资产投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表明未来“两重”建设将聚焦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带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实际上,梳理此前相关部门的举措,“两重”建设已经在一些前瞻性领域做出了安排。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5年“两重”建设方案以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为核心,首次将“未来产业发展”和“低空经济”纳入重点支持清单。
“两重”建设也离不开资金保障,会议对“两重”建设的资金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会议指出,要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节奏,强化项目和资金匹配,积极撬动超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等资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放大“两重”建设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意味着“两重”建设将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形成投资合力。
“两重”建设不仅是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在“十五五”时期,“两重”建设将在全局谋划中精准发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付子豪】正如总书记所说:“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 今日热点
- 新疆明确课后托管服务收费标准
- 连云港开发区专题--江苏频道--人民网
- “五个必由之路”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
- 为党中央站好岗 为老百姓守好夜
- 关于“改善科研院所政府采购政策的相关问题”的答复(摘要)
- 上海采取“减少流动+核酸筛查”策略 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