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汉学家:汉字是更好理解中国的窗口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孙晨慧)“汉学不仅是一种关于中国的学术研究,还是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和服务人类社会发展的道义担当。”喀麦隆中等教育部中文总督学杜迪(Nama Didier Dieudonne)在2025世界中文大会上的发言,道出了青年汉学家的追求。

  2025世界中文大会于11月14日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以“创新引领 数智赋能——让中文零距离”为主题。多位与会嘉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文教育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技术赋能将进一步缩小语言学习的时空界限。

  杜迪分享了他的学术与实践经历。他将中文教育本土化作为研究方向,在喀麦隆参与培养了300余名中文教师。杜迪参与编写的《你好喀麦隆》教材及初中汉语课程大纲,已成为全国中学通用教材。回顾过去,杜迪体会到汉字是更好理解中国的窗口。与此同时,通过汉字,中国得以更好地连接世界。

11月14日,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中)与该校留学生一起在现场合影。 卞正锋  摄

  北京语言大学美国籍硕士留学生龙金洋(Nicolas Goldring)则以一口流利中文讲述了他的“中文之旅”。

  他回忆,初学中文时只觉得“好玩”,随着深入学习,逐渐“生活在中文里”。从本科到研究生,他在中国研习中文与当地文化,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交流,感受中国的多元文化。龙金洋说:“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理解另一种思维方式的钥匙。”

  龙金洋表示,愿意和全世界学习中文的青年一起,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把世界的故事讲给中国。这个志向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在本次大会期间受访表示:“青年汉学家是团结联结中外文明互鉴的纽带和桥梁。”他指出,像杜迪、龙金洋这样的青年学者,正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外文化文明互鉴。学校将持续加强汉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学术深度的汉学专家。(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4qq7ua"></kbd><del id="M8u2DXJt"></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WiuXXf"></b>
  • “全球英国”不再是“笑柄”?
  •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挥商标和地理标志品牌作用促进消费
查看更多

《国产十护士十高潮》

发布时间:2025-11-16 02:26:14 一级毛带武则天三绑 来自湖南

全球聚焦: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在第一篇章“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17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家规家训纯正朴实、引人深思。现在,民众过关无须提前预约名额及完成核酸检测,不过仍须完成内地健康申报。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841516
举报
热点推荐
  • 素质教育如何突破“两难纠结”

    2025-11-16 02:26:14

  • 「超盘云」品牌全新升级为「热度云」,热度星选完成A2轮融资

    2025-11-16 02:26:14

  • 导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29

    2025-11-16 02:26:14

  • 种苗发芽梦想开花(追梦路上)

    2025-11-16 02:26:14

  • 日美合谋“抗衡中国”背后各怀心思,这些动向需警惕

    2025-11-16 02:26:14

  • 移动物联网加快赋能千行百业(经济聚焦)

    2025-11-16 02:26:14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