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提升、智能化发展、绿色化转型,各地开足马力——聚焦钢铁、装备、石化、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河北将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专项行动,实施技改项目5000项以上,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0家。
中新网广州11月13日电 题:揭秘“全运蓝”背后的广东环保力量
中新网记者 王坚
十五运会正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蓝天白云下,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不少前来观赛的观众表示,不仅赛事精彩,令他们记忆深刻的还有广东的碧空如洗。
在十五运会开幕式当日,广东全省空气质量优良,AQI达标率为100%,PM2.5浓度日均值为19微克/立方米。这背后离不开广东多举措对大气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12日9时34分,在十五运会开幕式场馆广东奥体中心附近的天河奥体空气自动监测站,显示PM2.5为11.2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低位。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环境监测站站长区颖臻介绍,这座2009年建成的监测站曾服务过亚运会,如今继续“披挂上阵”。它距离奥体中心直线距离约500米,监测的数据能有效代表场馆及周边的空气质量。
为保障此次十五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该监测站又新增了两台设备,分别针对PM2.5和臭氧。同时配备超光谱水平扫描、在线单颗粒质谱监测、高空瞭望AI识别等多种新技术,为空气治理提供硬核支撑。
此外,生态环境部门研发“移动源污染物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在线监控,实时掌握尾气排放等,并通过“天地车人”App实时推送地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处理。
记者看到,在该系统屏幕上,以十五运会开幕式场馆奥体中心为中心,划分出核心区、重点区、一般区三个圈层,实时监控货车等移动源的污染物排放。
在“移动源污染物实时监控系统”的背后,是广东保障全运会空气质量的“智慧大脑”——“美丽全运”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每日通过系统平台,向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人员发送空气质量预报会商日报,并及时提示地市做好污染天气管控,涉及每个区县、镇街具体企业、施工工地的污染源管控清单也一目了然。
同时,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分析、走航数据直联、卫星遥感数据辅助等信息化手段,评估减排措施落实成效。最终,通过系统平台及时将每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推送给地市、区县具体管理人员,整改后通过系统逐一销号,实现对污染减排措施的闭环管理。
空气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更强调统筹组织。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成立美丽全运环境质量保障领导小组,下设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专班,每月指挥调度各地市空气质量保障进展,督促落实重点区域污染源精细化管控。
同时,广东各地市建立起“5+1”差异化管控源清单,涵盖1.67万个大气污染源,再针对性实施精准有效减排。以清单为基础,广东坚持联防联控治理思路。“空气污染物是流动的,具备传输特征。比如江门臭氧浓度上升,除了本地治理外,上风向的佛山也一起协同治理。”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永波指出,“区域视野城市行动”是广东大气治理的秘诀。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联防联控也贯穿部门间乃至省际。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每日2次组织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香港环境保护署、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上海、福建、江西、广西、湖南等省(区、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生态气象中心以及广东省21个驻市站等单位开展空气质量联合预报会商,形成未来7天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报,指导有关地市做好污染防控工作。
“以这次全运会为契机做出的探索,都将在赛后成为环境治理的常态化举措,不断服务美丽广东建设。”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副处长许技科说。(完)
【编辑:苏亦瑜】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11月23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序言》暨《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 今日热点
- 西藏规划到2025年铁路已建在建规模达4000公里左右
- 中办印发《意见》 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
- 土耳其14名女排球员地震后失联,俱乐部主席哭泣求助
- 兵器装备集团重庆青山: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 山东淄博警方侦破特大网络赌博案,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亿元
- 《幸存者:规则改变者第三十四季》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