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国际站跨境指数显示,平台上新能源行业的优质商机增速达92%,成出口亮点。
中新社漳州11月14日电 (张金川 李琳)“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11月13日至14日在福建漳州举行。40多位专家学者和档案部门相关工作者为“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保护、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台湾同胞的最主要祖籍地。”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闽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涂志伟指出,“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是指从大陆前往台湾的族群、团体、个人等在两岸往来的过程中留存下来的相关文书、信件、照片、证件、图书、方志、谱牒、地契、票据、实物、回忆录、口述资料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记录。
他表示,明清时期迁徙台湾的漳泉移民几乎遍及闽南每个村社,福建移民将祖地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复制”到台湾,保持着祖地原乡的语言、礼俗、信仰、宗族、建筑、文艺形态,风俗习惯,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在台湾的移植、传播奠定了基础。
数据显示,漳州市各级档案部门共征集“迁台记忆”档案资料一万余件。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档案部门广泛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征集工作。福建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省档案学会会长纪峰表示,要深入挖掘“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文化基因和家国情怀,用翔实的档案文献讲好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历史故事,为增进两岸同胞相互理解、凝聚民族共识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本次研讨会由福建省档案学会和漳州市档案学会联合举办。(完) 【编辑:苏亦瑜】
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内心虽然有些忐忑,但我们一直积极参加江苏省内和国家的相关培训,与兄弟团队不断交流,也参与过河南洪涝灾害等大型救援行动,积累了不少各类救援经验,有信心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 今日热点
- 【光影轻课堂】如何运用线条增加摄影美感?
- 全球连线这次历史性演讲习近平擘画后疫情时代蓝图
-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南京:有人主动登门维修“过期”灭火器?小心被骗
- 新能源供暖进入寻常百姓家
- 急难愁盼疫情管控断药一周 江苏句容居民留言后获跨城代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