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专家:文化旅游交流是跨越隔阂关键路径 《甘雨自我奖励》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城市政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最有条件、最有抓手、最能有所作为的一级政府,理应成为信用建设的中坚力量。《甘雨自我奖励》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拍摄的“万里长江第一湾”(2021年7月23日摄)。
中新社河南开封11月14日电 (记者 阚力)台湾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原院长、教授晁瑞明在14日于河南开封举行的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上表示,文化旅游交流具有润物无声的特点,成为跨越隔阂、促进和平发展的关键路径。
晁瑞明称,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客家人与闽南人(河洛郎)构成了台湾社会的主要群体,其文化形态、民间信仰与生活方式,无不印证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根源。
他认为,将客家文化和河洛文化这两种“同根同源、和而不同”的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不仅是对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创新发掘,更是打造独特文旅品牌、深化两岸交流、实现同胞心灵契合之举。
晁瑞明建议,通过开发系列重要文化IP构建“闽客文化”品牌体系,推动在闽西南等地共建国家级闽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成立“海峡闽客文旅联盟”、推广“一程多站”式旅游,最终实现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的目标。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文化旅游作为其重要载体,正经历着从观光游览向深度体验的转型。”晁瑞明认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模式的竞争。在此过程中,两岸关系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尽管存在一些干扰因素,但植根于共同血脉的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坚韧纽带。(完) 【编辑:张令旗】
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执行主席、新华通讯社社长傅华在开班视频致辞中表示,举办金砖国家媒体培训班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期间提出的倡议。
在谈及后续如何发挥优势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时,受访人士普遍表示,外资投行在搭建估值模型上具有优势,可以帮助优质企业在全球视野下挖掘价值。
过去20年,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对政治、外交和经济的新领域进行了探索。。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张伟:科技为公路交通建设添动能
- 朱有勇院士团队:让科技创新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 黑龙江省鹤岗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姜永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广西陆川县:“三向三化三网”推动城市全域党建提质增效
- 日喀则市旅游业强劲复苏1月份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
- 贵州省各地抓社区党建促基层治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