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部:涉外律师已发展到1.2万人,外籍仲裁员3400余人

  中新网重庆11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截至目前,中国涉外律师已发展到1.2万人,外籍仲裁员3400余人;律所在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07家境外分支机构;仲裁机构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设立了10余家分支机构或庭审中心……

11月21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开幕。图为论坛开幕式现场。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21日在重庆举行。中国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明征在会上发言时介绍上述情况。

  据知,为发挥涉外法治建设在服务高水平开放、护航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司法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例如推动法律服务跨境协作,培育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组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

  司法部门还开展涉外律师和国际仲裁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实行“订单式”培养并强化实务训练,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储备更多法治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在发言时说,中国律师队伍在跨境投资、知识产权、金融贸易、争议解决等全领域,为东盟企业在华投资、中国企业东南亚设厂等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办理跨境案件数千件。

  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强中国-东盟区域法治合作,对于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独奏,而是双向奔赴的合唱。当前,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律师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子程说,将引导律师积极参与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合作、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重点领域法律服务。

  为更好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持续提升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合作质效,李明征表示,建议深化政府立法交流,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执法司法合作,维护安全与秩序;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保障合作项目;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夯实合作根基。

  “鼓励和支持双方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仲裁员等加强交流互访,共建法律服务网络,为各方重大项目、经贸活动和公民企业往来,提供全流程、跨法域的争端解决服务。”李明征说。(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BDl0TJgW"></kbd><del id="8Oc6po"></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6B2wCSnU"></b>
  •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探索“一支部一品牌”工作模式推进党建业务新融合
  • 顾立林:为乡村振兴品牌服务贡献媒体力量
  •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查看更多

《播九公社》

发布时间:2025-11-22 01:36:19 三叶草人造黄色 来自湖南

一封感谢信新疆网友:药来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董国亮说。近期,ChatGPT热潮席卷全球,微软、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相继入局。去冬今春降水偏少、降温频繁,兖州个别地块小麦有冻害发生,早春干旱风险大。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7369065
举报
热点推荐
  • 奋进陇原满目“兴”甘肃吹响开年经济冲锋号

    2025-11-22 01:36:19

  • 旅阿侨胞喜迎中阿合作新机遇(侨界关注)

    2025-11-22 01:36:19

  • 矿物和岩石也能变成能“爆米花”?

    2025-11-22 01:36:19

  • 勒布朗·詹姆斯打破NBA历史得分纪录

    2025-11-22 01:36:19

  • 香港特区政府发售机构绿色债券

    2025-11-22 01:36:19

  • 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网络体系

    2025-11-22 01:36:1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