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相关对象或者情形的以下国家安全风险因素:(一)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者破坏的风险;(二)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三)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四)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情况;(五)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毁损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风险;(六)上市存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外国政府影响、控制、恶意利用的风险,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七)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因素。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慧岩
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三家央企总部正式入驻,北京援建的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投入使用,首批4所疏解高校全面大规模建设……
在雄安这片热土上,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让人心潮澎湃。
11月14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雄安专场”新闻发布会披露,“十四五”以来,雄安53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每年保持2000亿投资规模、白洋淀淀区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一年一个节点、每年一个模样,堪称奇迹。
承载着“千年大计”使命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蓝图变为拔节生长的现代化新城。
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
10月9日,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前分别举行了升旗仪式,这标志着作为雄安新区首批疏解央企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正式迁驻雄安,这是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阶段性进展。
在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雄安校区、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4所高校自东向西依次排列,建设现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
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是雄安新区的初心使命。如今,在雄安新区各处都能看到、感受到疏解成果。
目前,首批疏解的中国星网、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已入驻运营,中国矿产总部主体结构封顶,4所高校、2家医院全面建设;雄安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129家,央企在新区设立的各类机构累计超过400家;北京来源企业落地雄安的超4000家。
成果背后,是雄安新区“用心、暖心、贴心”的服务,让疏解单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多年来,雄安新区持续完善承接疏解配套政策支持体系,疏解人员的创业条件、居住条件、福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时的水平,疏解人员在雄安租房、购房可提取在北京缴纳的公积金;疏解人员在雄安购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可直接调用北京相关数据;北京企业迁移时仅需线上填写相关信息,“原名称沿用、原资质保留”。
首批疏解项目已形成了示范效应,第二批中央疏解清单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大唐总部启动建设,中国华电、中国诚通、中国农发总部项目已完成供地;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5所高校雄安校区已明确选址用地……
如今,“不必去远方,雄安就是好地方”,成为一批批雄安新人的共识。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第二实验学校校长李慧说:“雄安设立之初我就来了,未来我跟它很难再割舍,这里会是我的故乡。”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完成生产下线。这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跨越,空天信息产业从布局迈向实质性产出阶段。
“十四五”以来,雄安新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了越来越多高端企业、产业。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97家,纳入新区“专精特新”培育企业181家。
为什么愿意来雄安?
芯联新科技董事长陈伟说:“这里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真金白银的支持,更是真情实意的托举。”
蓝箭鸿擎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耀中说:“雄安‘当年注册、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下线(卫星)’的承诺,让我们决定来。”
稳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天扬说:“从北京到雄安,不仅是地理迁移,更是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赢’的升维。”
说到底,他们看中的是雄安的优势、服务与前景。对于高端产业,雄安新区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政策、人才发展等多方面给予了最大诚意;打造了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主题楼宇等多类型创新产业载体,加速形成“上下楼、门对门”产业生态。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也已成为很多产业、企业认识雄安、来到雄安的平台。经过两年多实践,已初步构建起“比赛+评价+展示+交易+风投+场景应用+孵化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累计3000多家国内外科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赛,51家参赛企业在雄安落地。
创新,是雄安新区城市基因中奔腾的血液,是驱动未来之城阔步向前的引擎。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雄安是认真的。
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9月19日开始,雄安新区大河片区7228套安置房集中交付。小区内绿化面积占比超过30%,所有房屋完成了六方验收,专业保洁团队逐户清理室内卫生,验房师提供一对一答疑,配套有三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初中。居民张亚靓说:“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也是挺幸运的,这就是我们雄安新区老百姓的获得感。”
“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这份嘱托,在雄安已变成了一个个具体实践。
“十四五”以来,雄安新区安置16.9万名回迁群众,实现村民向市民的转变;累计建成高品质市场化住房6.26万套,实现现房销售、职住平衡,所见即所得、交房即验房。从“安居”到“优居”,更多老百姓在“好房子”里开启了新生活。
近些年,不少雄安人发现休闲地方多了,大大小小的公园、随处可见的咖啡馆、雄安体育中心、雄安图书馆、青年夜校、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等,让人感觉雄安新区更加现代,城市范儿更足。“15分钟生活圈”也让这座城市更加舒适、更宜居。
青年人来到雄安,也不用担心“住房贵、住房难”。雄安坚持“租购并举”,在新建片区市场化项目住房中配置不低于30%的“只租不售”型住房,同时推出“租购同权”政策,租房者在子女入学、居住证办理、积分落户等方面的权益能得到有效保障,实现“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
台胞许玮泰,一年时间在雄安开了4家店,他说:“来到雄安新区的2年时间里,感觉雄安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烟火气越来越浓。”
“十四五”以来,国家、国际赛事频频落地雄安新区,为这里的人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5所,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疏解高校附中牵头集团化办学,各种优质资源的聚集改变的不只是教育;80家养老服务设施、15家卫生服务站、75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19个青年夜校投入运营……在雄安,“全龄友好”“宜居宜业”,变得可触可感、实实在在。
2024年末,河北省常住人口数据实现从长期净流出到净流入2万人的转变。其中,雄安新区常住人口净流入占31.1%,居首位。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好不好,人们的“脚步”有发言权。
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现代化城市。“十五五”时期,是新区转向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份前无古人的事业,这场胸怀梦想的远征,等待继续书写新的奇迹、新的篇章。 【编辑:刘阳禾】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
- 今日热点
- 辉瑞二价疫苗或令老年人中风风险增加?美CDC:在查
- 总投资502亿!衡阳市96个项目集中开工
- 王洪的专栏作者中国国家地理网
- 触及债务上限:美财政部采取特别措施应对 两党争执继续
-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成立,龚正揭牌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