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得重大进展的方面是:科学和工程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与特定创新相关的全球专利数量以及其通过专利和其他进步所获得的报酬。
算算这笔账,值!(金台潮声)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半年多了,变化有目共睹。前不久,记者到基层调研,中午餐叙时,没有专门的桌餐,更没人提酒水的事。两三个人就在单位食堂窗口打几份菜,边吃边聊。这既不耽误下午的工作,还把吃饭的时间变成采访的过程,大家都觉得挺好,简单、高效,心里也踏实。
可能有人嘀咕,一顿饭而已,稍微讲究点也没啥?
话听上去没错,可仔细想想,那些落马的官员,不少就是从一顿饭、一杯酒、一次超标接待开始的。这看似口腹之欲,实则很可能变成作风堤坝的一道裂缝。很多人都记得,延安时期,陈嘉庚对比重庆宴席的奢靡与延安家常饭的简朴,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那种“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精神,不是穷,而是清醒,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如今条件好了,但“过紧日子”的理念不能丢,我们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忘本。
社会上还有一种担心,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办事会不会紧巴巴的,影响效率?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说得很清楚,“科学统筹财政资源”“保证正常公务活动”……反对浪费,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坚决砍掉不重实效的“花架子”,比如奢华接待、超标配置、形象工程,目的是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
事实最有说服力。2025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压减5%。省下的钱去哪了?前不久,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均超过3万亿元,分别增长10%、5.4%,卫生健康支出也有显著增长。一降一增中,是资源配置的优化,是民生的改善,体现了现代治理的大格局、高效能。
党员干部怎么干,群众看在眼里。少一些铺张浪费,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群众就会更加认可你、支持你。如今,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停,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持续加固,“过紧日子”的理念也写进制度里,成了硬约束。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好、落实好,久久为功,让其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说到底,“过紧日子”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标榜,而是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它换来的,是群众“过好日子”,是群众的信任与拥护。这笔账,怎么算都值!(张洋)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8日 第 19 版) 【编辑:张令旗】
在此背景下,我们的伙伴和盟友以及那些已经在担心自己能否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和生计的脆弱国家都重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前倾姿态。。
- 今日热点
- 保持吸引外资“增量提质”态势(人民时评)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新时代的“窑洞对”
- 我们约饭吧20180130
- 海仙麻辣烫20180202
- 中国队锁定WTT冠军赛澳门站男女单打冠亚军
- 马小起:独留明月照江南——怀念我的李文俊老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