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四五”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1500余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社会治理一线

  中新网成都11月19日电(祝欢)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发布会上披露,四川“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其中全省有1500余万名注册志愿者,7万余支志愿服务队以及13.57万名专业社工人才活跃在社会治理一线。

新闻发布会现场。四川发布供图

  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乾表示,“十四五”期间,四川以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协同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打牢坚实基础。

  在城镇社区治理方面,四川聚焦全省近5000万城镇居民的急难愁盼,持续实施社区治理优化服务提升行动,围绕“补短板”“提能力”“创特色”,每年分别选择150个、100个、240个社区梯次推进,以点带面带动整体提升。同时,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动态掌握并有效回应“一老一小”、孤寡残疾需求,多措并举推进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在乡村治理方面,四川出台《村(社区)工作机制指导目录》,深入推进强村弱村、重点难点村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推广“川善治”平台和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做法,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在移风易俗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厚葬薄养、高额彩礼等专项治理,创新开展“村字号”文体活动,全省乡村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四川突出民生优先,以服务“一老一小”为重点、兼顾全年龄段群体,每年省级奖补支持490个社区提升服务功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未达标率过去3年下降超过30个百分点。同时,四川坚持片区化、集成式布局,整合12个部门20类项目,首批打造50个集养老、托管、健康、创业、文体等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

  四川加大社会治理赋能力度,增补社区工作者2.71万名,全面完成“万人十八”目标(即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标准),面向城乡4.2万余名基层工作者,举办19期视频培训,通过讲解典型做法和鲜活案例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

  据介绍,四川在德阳、乐山、攀枝花开展的党建引领接诉即办试点成果显著:共受理诉求123万多件,合理诉求办结率98.84%,群众满意率96.66%。“12345”市民热线,作为永不掉线的服务窗口,5年来处理来电来信超7184万件次。

  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胡建林在发布会上介绍,四川省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达到9.8万个,专业社工机构2000余个,社区慈善基金6300余支,持证社工近3年年均增长172.2%,基层服务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得到提升。(完)

【编辑:李岩】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BBjFpgkp"></kbd><del id="u6dgHGCG"></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HUawyoqH"></b>
  • 【光影轻课堂】如何将花样闪电拍出特效大片?摄影师带你揭秘
  • 那个喜欢看书、听音乐的少年成了围棋世界冠军
  • 洱海更清乡村兴(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查看更多

《不卡爽黄》

发布时间:2025-11-20 15:09:59 侵入者系列 来自湖南

是过年的画,更是生活里的画  “鸡肋”功能亟需改进  虽然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但现阶段智能家居有时也会影响用户体验,一些功能尚需完善。文章指出,中国全面回归全球市场将对冲长期搅扰西方经济体的通胀压力。5.重点打造夜游产品,构建夜间消费体系依托位于龙泉江边、邻近龙泉国际大酒店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夜游产品,构建起夜游、夜娱、夜宴、夜购、夜宿等夜间消费体系,形成夜间消费新常态,将上茶街打造成文旅业态集聚度高、夜间消费市场活跃的网红街区和地标。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936745
举报
热点推荐
  • 从大数据看“专精特新”企业韧性与活力

    2025-11-20 15:09:59

  • 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寻找与论证行动专题

    2025-11-20 15:09:59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3周年

    2025-11-20 15:09:59

  • 《扫黑风暴》在线观看

    2025-11-20 15:09:59

  • 郭爷爷和孩子们的绿色约定

    2025-11-20 15:09:59

  •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5-11-20 15:09:5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