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春季,将完成为超过1720万的50岁及以上人群和优先人群的疫苗接种。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贵州:挖掘文旅资源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1月18日的《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系列报道,来看贵州、安徽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各自优势,挖掘特色文旅资源、依托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活力。
贵州:挖掘文旅资源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在贵州,游览民族特色村寨成为越来越多人乡村旅游新模式。前不久,贵州黎平县侗族村寨黄岗村荣获联合国旅游组织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称号。“十四五”以来,这个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侗寨村落,通过盘活老建筑,延续古老农耕文化,以及乡村产业电商,黄岗村年均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作为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92.5%的省份,贵州采取“交通+旅游+产业”的模式,打造旅游公路。“十四五”以来,新改建农村公路超1.2万公里,将散落在山水间的民族村寨串接成链,确定了560个像黄岗村这样的乡村旅游重点村。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贵州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全会精神进村寨,以更实举措进一步谋划文旅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不久前,安徽砀山县的砀山梨种植基地被确定为上海市市外蔬菜(果品)主供基地。砀山已有百年种植梨的历史,过去,由于销售手段单一,果实卖不上好价钱。
“十四五”期间,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全力打造长三角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建起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苏浙沪成为砀山梨主要消费市场。借助一体化发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落户砀山县,实现长三角鲜活农产品“即采、即储、即运”。有了稳定市场的同时,苏浙沪也为安徽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提供了良种和先进的技术。
眼下,安徽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江淮粮仓,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农产品资源。
【编辑:张令旗】“花灯福字热舞趴”“卡拉OK欢唱会”“全家欢聚吃汤圆”……活动现场,两岸同胞倾情对唱、摇摆共舞,欢声笑语不断,热闹非凡。。
- 今日热点
- “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领先城市名单发布
- 镜观·领航|新春佳节,难忘总书记的关怀与祝福
- 美媒:清洁能源被视为应对挑战良方(3)
- 打出减负、加码、乘数“组合拳”山东出台“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
- 中央和国家机关“学查改”专项工作
- 两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