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着有可能日益加重的旱情,陈仓区汇集了水库存水、渭河地表水、深井蓄水等各类水源,及时抢修了灌溉渠系,一场多年未见的抗旱保苗增产“战役”,全面展开。
记者今天(2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目前我国已建成省级以上绿色矿山超5100家,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自然资源部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建成省级以上绿色矿山300余家。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1054家国家级绿色矿山、4055家省级绿色矿山,占持证在产矿山的40.8%,绿色矿山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 黄学雄: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我国建成了一大批能源资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推动资源开发更加集约化、规模化,全国大中型矿山数量占比超过50%、产能占比超过80%,并创新工艺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
目前,各家绿色矿山通过积极开展低品位、共伴生再评价工作,带来资源量大幅增长,钴、铼新增资源量实现超100%增幅,镍、铟新增资源量超30%增幅,将一批“呆矿”变“活矿”,“小矿”变“大矿”,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自然资源部表示,当前绿色矿山建设已经从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未来一段时期的建设目标已经明确,到2028年底,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下一步,各地要全面推进新建矿山严格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运行,生产矿山加快绿色化升级改造,并督促尚未开展建设的生产矿山尽快开展。同时,在现有行业标准基础上,将加快制定出台露天开采矿山、地热矿泉水、海洋油气等行业标准,进一步健全绿色矿山标准体系。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 金晓曦) 【编辑:苏亦瑜】
责任编辑:冉超机构银行上海。
- 今日热点
- 奋楫笃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顺义分局以保障房供应为抓手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
- 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思想纵横)
- 美军扩建天宁岛机场引争议
- 个税年度汇算,服务再升级
- 退役军人刘万艺手写印刷体走红网络——小“浪花”传播大能量
- 福建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系列专访|评委黄旭曦:博物馆应是区域文化传播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