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周靖宇/制图证券时报记者程丹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本轮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这给券商投行业务带来增量收入的同时,也对“看门人”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日对外发布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三)(以下简称“《意见(三)》”),细化工伤认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和职工“上下班途中”的具体情形等。
《意见(三)》明确居家工作工伤认定有关规定。其中明确,职工按照单位安排居家办公,有充分证据证明职工居家工作期间确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应因在家工作而影响认定工伤。但利用微信、电话、邮件等现代通讯方式进行简单工作沟通,具有临时性和偶发性的,不应视为工作原因。
《意见(三)》同时指出,对于职工在家突发疾病是否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应当充分考虑职工的职业要求、岗位职责等因素。申请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在家处理工作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及工作需要进行,且与日常的工作强度和工作状态基本一致,明显占用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可以视为“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工伤保险条例》指出,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人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意见(三)》对“上下班途中”具体情形进行细化。其中明确,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之间的合理路线,属于上下班途中,细化了4类具体情形,对合理时间、合理路线的细化规定,有利于统筹维护职工和用人单位权益。
《意见(三)》还明确,职工伤亡,是由于职工本人的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等法定原因导致的,不认定为工伤。(完) 【编辑:张子怡】
以上种种战略抉择保障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今日热点
- 奋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地评线】金羊网评:铺展“中国绿”,擦亮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
- 科大讯飞发布智能办公本Air:磁吸式电磁笔,首搭扫描摄像头
- 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中期财务等重大信息(合并)
- 广东省领导活动报道集
- 安徽出台新举措 助力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