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癸卯兔年已至,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上,一只“玉兔”也在忙碌地工作着。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周昕)第五届中国—太平洋岛国政党对话会19日在北京举行。中联部部长刘海星以及太平洋岛国政党政要和驻华使节出席。会后,记者对部分与会嘉宾进行了采访,“农业合作”成为受访嘉宾频频提起的关键词。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虽远隔万里,但友好交往的脉络深深嵌入大洋彼岸的土地上。受访的与会嘉宾表示,中国在岛国实施的农业技术援助项目,让更多作物得以茁壮生长,也为双方关系架起了一座长久稳固的“连心桥”。
在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等太平洋岛国,农作物常受天气、土壤质量等因素限制,甚至会因自然灾害遭到严重破坏。
基里巴斯关爱基里巴斯党代理主席马雷亚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当地部分地方已与中国在水果、蔬菜等种植项目开展合作,中国技术援助不仅解决了蔬菜供应紧缺问题,还带动了当地就业,让更多家庭看到了增收希望。
一场自然灾害更凸显合作的意义。瓦努阿图议会议长、领袖党议员菲利克斯回忆道,中国对当地农作物在保存方法、处理工艺等方面的培训,让农户掌握了蔬菜二次处理的保存方法,这些加工后的食物在2024年瓦努阿图地震后物资短缺的情况下,更显珍贵。
在所罗门群岛,“我们的党”议员吉罗格外感慨:中国的农业技术教当地民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他认为,这种可持续、可复制的技术是中国与岛国合作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中国的农业援助并不止步于“救急”,而是聚焦长远发展。
以椰子闻名的基里巴斯,如今在中方定期开设的培训班上,学习椰子种植与加工技术,推动各类椰制品从岛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马雷亚说:“中国先进的农业加工技术能提升产品质量和出口能力,希望未来合作覆盖基里巴斯更多地区。”
这种“产业赋能”的逻辑,同样适用于所罗门群岛。吉罗特别提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给当地农产品带来的机遇。他表示,进博会让当地看到了面向全球的机会,中国帮助所罗门群岛连接更大的市场,对农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农业合作的深层价值,更藏在技术之外的温情中。
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中国菌草被当地民众称为“致富草”“友谊草”。该草引入十余年来,中国专家团队深入偏远地区进行示范种植、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让菌草技术在斐济落地生根,帮助农民解决生计问题,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这株“幸福草”走向更多的太平洋岛国,有的家庭将自己的孩子取名为“菌草”,以特别的方式纪念中国菌草的贡献和这段跨越山海的情谊。
一粒种子,让土壤丰盈。一次合作,让友谊生长。跨越万里山海的农业合作,正在书写属于中国和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发展故事。(完) 【编辑:曹子健】
南方局党组织也注意团结黄鼎臣,指定许涤新负责与他联系。。
- 今日热点
- 陕西举办“好记者讲好故事”媒体宣讲报告会
- 阳城公安跨省缉毒打掉一吸贩毒团伙
- 中方呼吁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
- 咸阳西咸蓝天救援队抵达土耳其 地震现场救援直击
- 音乐儿童剧《甪端》:通过戏剧的力量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