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 “十四五” 生态答卷:从 “盼蓝天” 到 “享生态” 的幸福蝶变

  中新网银川11月18日电 (记者 李佩珊)“以前冬春季很少开窗,现在每天都能晒到通透的阳光,清晨到典农河散步,河水清澈见底,草木清香沁人心脾。”家住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的市民张欣近日发出的感慨,正是银川市“十四五”生态蝶变的生动注脚。

市民在银川市海宝公园内与红嘴鸥互动。 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

  “十四五”以来,银川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超常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为城市标配。

  据悉,银川持续加强水生态治理,实施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重点工程,完成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7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城市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凭借扎实成效,银川入选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同时,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建成投用,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达到100%,清水入家的甘甜让市民倍感安心。

  大气污染治理同样成效显著。五年来,银川累计投入87.6亿元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清洁取暖改造,拆除111台燃煤锅炉,让11.7万户家庭告别“烟熏火燎”。通过源头管控、精准治污,银川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截至10月31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8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15.1%。如今,朋友圈里晒蓝天、晒晚霞,已成银川市民最惬意的日常。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栖息地,银川“十四五”期间持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鸟类“朋友圈”不断扩容,现有鸟类超过240种,苍鹭、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从“稀客”变“常客”。

  生态改善的红利更从城市延伸至乡村。银川市许多乡村都建起了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分类点整洁规范,休闲步道沿着村边池塘延伸。目前,银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79.4%,位列宁夏第一。

  与此同时,作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银川市已打造151个涵盖“无废医院”“无废乡村”等场景的“无废细胞”,危险废物处置率、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更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从典农河的波光粼粼到黄河岸边的飞鸟翔集,从城市的蓝天净土到乡村的清新空气,银川市的生态蝶变触手可及,走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新路。银川市民也亲历着从“盼蓝天”到“享蓝天”、从“避污水”到“戏清水”的转变,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完)

【编辑:于晓艳】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TQHfle"></kbd><del id="YhjrZcQ"></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9VlWOxaV"></b>
  •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矿:实施党建“三基”建设全方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 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nbsp;——我国体育事业锚定新定位和新使命奋楫前行
  • 外媒:挪威发现大量稀土矿藏
查看更多

《涩漫黄瓜视频》

发布时间:2025-11-20 12:59:05 双人在床上拔萝卜 来自湖南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两国专家举行多次视频会,中方毫无保留地同多方分享抗疫经验。中国乡村振兴的最新努力源于几个因素。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几个月前,党的二十大上确立的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并对其进行了“顶层设计”。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089684
举报
热点推荐
  • 俄海军:巨型核潜艇“东斯科伊”号已退役

    2025-11-20 12:59:05

  • 云南监管局:建议以“四个突出”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

    2025-11-20 12:59:05

  • 办实事河北滦州:送草到家&nbsp;解决村民畜牧饲料短缺问题

    2025-11-20 12:59:05

  •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致新春问候

    2025-11-20 12:59:05

  • 青海西宁:实现森林覆盖率与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双增长

    2025-11-20 12:59:05

  • 美国空军将斥资23亿美元再购15架KC

    2025-11-20 12:59:0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