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统筹各方资源,凝聚齐抓共管的共治力量,才能把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突出矛盾的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同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届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海星,德国社民党联合主席、联邦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出席并发表主旨讲话。双方围绕外交与安全,经济与社会、生态转型等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流。中央财办、中央党校、外交部、商务部等中方部委、智库代表以及德国社民党代表团成员与会。
刘海星表示,本届战略对话适逢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这次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关键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未来发展战略、发展走向的重要窗口。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蓝图。中国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方愿同德方一道,拓展互利合作新空间,共享发展机遇,携手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刘海星表示,中国共产党与德国社民党建立关系40多年来,秉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双方应总结宝贵经验,采取务实行动,助力开辟中德、中欧关系更具韧性和活力的未来。中国共产党愿同德国社民党一道,用好战略对话机制,围绕中德、中欧关系的根本性、全局性议题开放坦诚交流,增信释疑、扩大共识;发挥政党交往牵线搭桥的作用,通过打造“政党+”平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德国现代化转型的战略对接,推动各层次各领域务实合作;展现百年大党的格局与担当,推动构建中欧乃至全球政党伙伴关系网络,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贡献更多政党智慧和力量。
德方表示,当前国际局势发生巨大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德中都是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承担着重要的国际责任,都秉持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双方应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德中、欧中关系发展。德国社民党愿同中国共产党加强交往,通过战略对话机制平台,就德中欧中关系、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地区和平安全等广泛议题坦诚、开放对话,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识,为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努力。(完) 【编辑:陈海峰】
学校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着力实施育人为先、人才强校、全球发展、交叉突破战略,扎实落实“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推进书院制、实施大类招生、健全“招培就”全周期培养体系等,深化“五育并举”,大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坚持“四个面向”,立足学校特色,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在插层化学、超重力技术、弹性体材料等领域领跑,并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北化贡献。。
- 今日热点
- 吉迪恩·拉赫曼文章:英国脱欧并非不可逆转(3)
- 浙江建德市:深入实施“标杆50·进位百佳”创建,扎实推动基层组织整体创优
-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
- 海关总署:使命担起来,通关更快捷
- 宇宙从何时开始制造星系?(4)
- 争春光抢进度重庆六条在建高铁项目施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