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过大年”联谊活动、主题雪雕等冰雪体验活动、两岸青年羽毛球邀请赛、参访青创基地和台资企业、探访牧民之家和少数民族部落……本届冬令营为期2个月,内容丰富多样,在两岸多地及澳门设置分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新闻1+1丨杭州景区再启免费模式,带来哪些启示?
自12月1日起,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实行免费政策。作为杭州西湖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灵隐飞来峰景区为何选择在此时免票开放?从西湖到灵隐飞来峰景区,如何看待时隔20多年杭州在“免票模式”上又迈出的这一步?当景区不再依赖门票收入,又该靠什么来保持长久的吸引力?《新闻1+1》为您带来解读分析。
飞来峰景区实行免费政策,有什么样的考虑?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党政办主任 杨尚其:这次免票开放,是西湖景区深化文旅融合、落实“文化惠民”理念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特别是申遗成功以后,我们围绕飞来峰文化内涵积极打造“飞来”文旅IP,景区客流量逐年增长,年轻人比例也在上升。但我们跟国内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比,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这次免票就是希望更多市民、游客在领略西湖自然山水风光的同时,也能有机会“零门槛”体验、探知、感受飞来峰这座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造像群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历史价值,让飞来峰“飞入寻常百姓家”。
收入减少后,后续问题如何解决?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党政办主任 杨尚其:免门票绝对不等于免管理,灵隐飞来峰景区免费开放后,将实行实名预约、分时游览的管理方式。为了保证游客的舒适度,我们也根据近年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大数据分析制定每日限额。
免门票不是简单的放开,而是用智能化手段去优化管理,让共享、优享的理念,通过精准的调度成为现实。同时,也可以兼顾到市民游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
景区免门票后,哪些配套措施必须跟上?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第一步就是公共服务的属性、职能由谁来担当,应该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来负担。
其次,景区里有游客,也有当地居民,未来发展方向一定是主客共享。当大门票打开以后,景区成为一个流量入口,让里面的商家对经营付费,通过税收来进行平衡。
实施景区免门票,各地政府应如何支持?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首先我觉得各地政府要意识到,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下调和免费是一个大的方向,既是政策上的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我们要多元化筹措财政保障,不管是通过税收财政资金,还是由企事业单位共同分担。
第三,通过数字化、商业化创新、文旅融合,来给景区带来更多元化的收入。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苏亦瑜】
当前,各地学校要全面开展线下教学活动,相关教育教学单位应该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 今日热点
- 2022卡塔尔世界杯:东道主今晚艰难起步
- 重庆出台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发展计划
- (新华全媒+)陕西岚皋古梯田:秋粮丰收旅游增收
- 生态环境部各党支部(党小组)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 世界杯前瞻:主场馆“大金碗”中国制造,印上了纸币
- 粤港澳教育合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