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技术即使是在电影中地球遭遇危机的遥远未来,也并不成熟,并且还在探索阶段就因社会和伦理等因素遭到了禁止。
中新网11月21日电 不知不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临近尾声。自揭幕以来,从赛事到场馆,从规模到“源火”,这届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运会,创下赛会历史上多个首次与多项“之最”。
粤港澳首次联合承办大型体育赛事
本届全运会,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座城市分别承办了比赛项目,这是全运会第一次走进香港与澳门。19座城市也让本届全运会成为赛会历史上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
规模最大的全运会
本届全运会设竞技比赛项目34个大项419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23个大项166个小项。竞技比赛项目共有14252名运动员参与决赛阶段比赛,3235名注册记者参与报道。这是历届中规模最大的一届全运会。
全运会首次设置跨境赛事项目
在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中,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动员在约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深港马拉松赛也实现了运动员在深圳湾大桥上顺畅通关。
全运会首次未新建大型场馆
贯彻“节俭办赛”原则,本届全运会90%以上的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有效降低了办赛成本。新建场馆也与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
全球体育运动会首次“深海采火”
本届全运会“源火”来自南海琼东南“海马冷泉区”,在水深1500多米处采集甲烷气体后现场原位合成可燃冰,并通过特种装置在深海将其引燃。以此获取运动会“源火”,这在全球体育运动史上是第一次。
此外,主火炬塔“火焰”是通过电能以“科技之火”的电光水雾形式呈现,这也是全运会历史首次。
这些突破与创新,注定会让第十五届全运会成为值得铭记的盛会。(完) 【编辑:苏亦瑜】
5G建设在持续深化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同时,正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
- 今日热点
- 《机关党建研究》杂志
- 全国报业推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暨百名社长总编走进贵州铜仁联合采访活动启动
- 2023车市预测:释放消费活力 继续温和增长
- “仲夏夜音乐主题剧场开放日”唤醒夏日艺术生活
- 《神奇主播已就位》在线观看
-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