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部:涉外律师已发展到1.2万人,外籍仲裁员3400余人

  中新网重庆11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截至目前,中国涉外律师已发展到1.2万人,外籍仲裁员3400余人;律所在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07家境外分支机构;仲裁机构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设立了10余家分支机构或庭审中心……

11月21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开幕。图为论坛开幕式现场。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21日在重庆举行。中国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明征在会上发言时介绍上述情况。

  据知,为发挥涉外法治建设在服务高水平开放、护航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司法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例如推动法律服务跨境协作,培育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组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

  司法部门还开展涉外律师和国际仲裁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实行“订单式”培养并强化实务训练,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储备更多法治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在发言时说,中国律师队伍在跨境投资、知识产权、金融贸易、争议解决等全领域,为东盟企业在华投资、中国企业东南亚设厂等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办理跨境案件数千件。

  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强中国-东盟区域法治合作,对于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独奏,而是双向奔赴的合唱。当前,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律师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子程说,将引导律师积极参与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合作、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重点领域法律服务。

  为更好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持续提升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合作质效,李明征表示,建议深化政府立法交流,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执法司法合作,维护安全与秩序;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保障合作项目;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夯实合作根基。

  “鼓励和支持双方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仲裁员等加强交流互访,共建法律服务网络,为各方重大项目、经贸活动和公民企业往来,提供全流程、跨法域的争端解决服务。”李明征说。(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0FJKJo"></kbd><del id="5J0G6B"></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Z9Ax09D"></b>
  • 我国知识产权保险覆盖企业超2.8万家
  • 江苏15地入选国家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 他们为火车“穿针引线”:坚守与毅力,奉献与希望并存。
查看更多

《菠萝蜜麻豆》

发布时间:2025-11-22 13:42:39 ⅹⅩⅹXⅩ╳╳乄╳ⅹ╳ 来自湖南

龙江科普--黑龙江频道--人民网  萨米·阿卜杜勒埃米尔·阿布德对此也有切身体会,他说:“中企积极推进同伊拉克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石油资源,有效提高了伊拉克的能源生产效率。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标志着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在陶明昊的印象中,杜师傅平时对他叮嘱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安全第一”。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592514
举报
热点推荐
  • 海外网评:日本应秉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

    2025-11-22 13:42:39

  • 40万豪华纯电中大型轿车盘点高端局理念定成败

    2025-11-22 13:42:39

  • 总理故乡--江苏频道--人民网

    2025-11-22 13:42:39

  • 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

    2025-11-22 13:42:39

  • 第43批护航编队正式开始执行护航任务

    2025-11-22 13:42:39

  • “一带一路”: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

    2025-11-22 13:42:3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