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青海湖投入3.3亿元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

  中新网西宁11月21日电 (李江宁)“‘十四五’以来,我们累计投入3.3亿元,用于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推动青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稳中向好。”21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陈德辉对外表示。

  当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江宁 摄

  青海湖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和青藏高原重要的“气候调节器”,其生态状况直接关乎全国生态安全大局。

  据介绍,上述投入主要用于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修复以及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等领域。通过系统治理,青海湖的监测监管体系正逐步完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二郎剑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并督导实现环湖周边7个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对流域内17个分散的垃圾处理场进行了封闭,转而实行集中转运处理,目前已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和污水“零直排”的目标。(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1Thpmz3"></kbd><del id="yyNmj"></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arb17"></b>
  • 安抚电压突变“情绪”,让风电不再“靠天吃饭”
  • 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怎么建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韩正等出席
查看更多

《97视频精品视频人人一二区》

发布时间:2025-11-22 23:09:47 黄色片 来自湖南

“脑梗”发生前,除了头晕,还有这2个症状,请您多多重视未来,依托新华网乡村振兴品牌赋能行动和溯源中国产业生态服务矩阵,新华网将为沈阳市农业品牌提供“可信溯源认证、可信品牌传播、可信电商营销、生态资源赋能”的产销一体化服务,助力沈阳市包括“区域公用品牌、特色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在内的农产品品牌实现“数字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转型升级,推动沈阳市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发展,激活品牌引领新消费,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和“优质优价”。眼下,2023年春季招聘季正在进行,各地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出台就业服务新举措,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另外,为了适应核准制的变化要求,中国证监会还于2003年底推出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629151
举报
热点推荐
  • NBL常规赛第14轮:广西威壮大胜江苏苏科雄狮

    2025-11-22 23:09:47

  • 强信心·开新局|保障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制度优势——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三

    2025-11-22 23:09:47

  • 2022中国品牌论坛在京举行

    2025-11-22 23:09:47

  • 北京:出境团队旅游业务重启

    2025-11-22 23:09:47

  • 世界游泳运动全面复苏,中国泳军喜忧参半

    2025-11-22 23:09:47

  • 青年眼·微调查|倾诉,为自己和他人打开情绪出口

    2025-11-22 23:09:47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