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青海湖投入3.3亿元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

  中新网西宁11月21日电 (李江宁)“‘十四五’以来,我们累计投入3.3亿元,用于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推动青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稳中向好。”21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陈德辉对外表示。

  当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江宁 摄

  青海湖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和青藏高原重要的“气候调节器”,其生态状况直接关乎全国生态安全大局。

  据介绍,上述投入主要用于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修复以及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等领域。通过系统治理,青海湖的监测监管体系正逐步完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二郎剑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并督导实现环湖周边7个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对流域内17个分散的垃圾处理场进行了封闭,转而实行集中转运处理,目前已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和污水“零直排”的目标。(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5AMiYJ"></kbd><del id="XdQnYBeC"></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KGk6nL"></b>
  • 党员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 新一年奋斗开启多地迎返岗复工潮
  • �
查看更多

《免费视频一区》

发布时间:2025-11-22 23:13:39 铃木心春番号 来自湖南

急难愁盼|网友建言健康码行程码等“多码合一”&nbsp;杭州:正在探索报道称,丹尼洛夫没有排除俄方从北部、南部和东部再次发动袭击的可能性,就像2022年2月24日那样,甚至可能就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那天。  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方面,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这两种装备都具备较强的航空侦察监视能力,必要时还能通过挂载空射反舰导弹等武器化身小轰炸机,是目前美西方航空侦察力量的中坚。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065020
举报
热点推荐
  • 暖风习习总书记的一个动作,感动了整个草原

    2025-11-22 23:13:39

  • 贵州:研究部署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筹备工作

    2025-11-22 23:13:39

  • 新华网贵州频道—石阡县

    2025-11-22 23:13:39

  • 中国当代作品翻译资助申报办法

    2025-11-22 23:13:39

  •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5-11-22 23:13:39

  • 巴媒:2022年中国外交闯出新天地(2)

    2025-11-22 23:13:3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