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青海湖投入3.3亿元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

  中新网西宁11月21日电 (李江宁)“‘十四五’以来,我们累计投入3.3亿元,用于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推动青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稳中向好。”21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陈德辉对外表示。

  当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江宁 摄

  青海湖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和青藏高原重要的“气候调节器”,其生态状况直接关乎全国生态安全大局。

  据介绍,上述投入主要用于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修复以及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等领域。通过系统治理,青海湖的监测监管体系正逐步完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二郎剑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并督导实现环湖周边7个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对流域内17个分散的垃圾处理场进行了封闭,转而实行集中转运处理,目前已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和污水“零直排”的目标。(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bax8WL"></kbd><del id="zY4ofEa"></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LWiNek8A"></b>
  • 中安在线黄山频道黄山臭鳜鱼何以香飘世界
  • 庆祝建党百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网信办策划推出系列网络主题传播活动
  • 山东省将实施2023年文旅提质赋能计划
查看更多

《起碰在线97视频国产》

发布时间:2025-11-24 01:03:22 国产又长又大 来自湖南

仫佬山乡榨糖忙新年就要甜甜哒!中华民族是富有哲学智慧的民族,中国哲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体现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中国哲学精神,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其强烈的实践性与具有“改变世界”理论特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好的政策到了基层是要最终落地的,基层有效才是最终有效。  回首三年,面对世纪疫情,党中央科学果断决策,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正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展现出抗疫情、化危机、应变局的强大效能;  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党中央及时作出稳经济一揽子部署,各部门各地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正是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有效激发了经济韧性与潜力,最大程度稳住基本盘。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120709
举报
热点推荐
  • 66元吃到4菜1汤,走红的“上门代厨”前景如何?

    2025-11-24 01:03:22

  • 2021年湖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秭归举行

    2025-11-24 01:03:22

  • 2022年网络中国节·中秋节-2022年中秋能出省吗-2022年中秋合肥活动

    2025-11-24 01:03:22

  • 习言道|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2025-11-24 01:03:22

  • 注意!合肥轨道5号线工作日非高峰时段“大小交路”套跑

    2025-11-24 01:03:22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公示阳泉入选

    2025-11-24 01:03:22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