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审核把关更加严格。
中新网11月21日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11月21日发布《关于加强商标使用管理的通知》,着力引导全社会合理规范使用商标,不断加大对商标违法违规使用行为的监管和治理力度,严格规制通过商标实施虚假描述等欺骗误导公众的行为,坚决维护正当有序的商标使用秩序,有力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积极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重点关注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
(一)使用带有欺骗性等禁用的未注册商标。重点关注使用含“专供”“特供”“极品”“国”等内容的未注册商标,导致公众对商品的供应渠道或者品质产生误认的行为;使用含“富硒”“有机”“零添加”“100%”等内容的未注册商标,且所标示商品的实际属性与该内容不符,导致公众对商品的主要原料、成分等特点产生误认的行为;使用含地名、年份或者“手工”“手打”等内容的未注册商标,导致公众对商品的产地、生产时间、生产工艺等特点产生误认的行为。
(二)欺骗性使用注册商标。重点关注将注册商标与商品名称、广告宣传用语、商品包装装潢等搭配使用,导致公众对商品品质、产地、工艺等特点产生误认的行为;自行改变注册事项导致公众对商品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或者为攀附他人商标而自行改变的行为。
(三)冒充注册商标使用。重点关注在带有欺骗性的未注册商标上标注注册标记或者标明注册商标的行为。
(四)应当使用而未使用注册商标。重点关注烟草领域,特别是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
(五)商业活动中突出使用“驰名商标”字样。重点关注将有认定记录的“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广告宣传的行为。
(六)违规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重点关注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商品不符合使用管理规则品质要求的行为。
(七)商标代理机构违法代理。重点关注商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代理恶意商标注册申请、恶意“撤三”等损害商标权人利益的行为。 【编辑:付子豪】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稳定预期—— 新春开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营造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江西省明确,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壁垒,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浙江省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从制度建设上为民企保驾护航……各地亮明态度、落实行动,让企业专心创业、安心投资、放心发展。。
- 今日热点
- 一场特殊的招标研讨会:如何把高标准农田搬到互联网上
-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明交融印迹
- 11月1日起我国将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
- 人民建议丨网民建议加强公路建设助高质量发展 甘肃嘉峪关:已纳入规划
- 双向开放的金融新格局日渐形成
- 我国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