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研究发现:气候变暖拉大树木生长与光合作用“时间差”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1月21日发布消息说,该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领衔15个国家50余名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一项气候变化研究揭示,全球变暖正导致树木的光合作用与木质部生长之间出现“步调不一致”。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时间差”主要表现为光合作用启动时间明显早于生长启动时间。该现象意味着,当前基于光合作用预测的北半球森林碳汇能力可能被高估。

全球变暖加剧木质部生长与光合作用之间物候不同步的示意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当天傍晚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在线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晓霞副研究员表示,此次研究发现提示,现有以光合作用为核心的全球植被模型,可能高估了温暖地区森林的固碳潜力。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梁尔源研究员呼吁,未来气候政策与碳汇评估应将“木质部物候”纳入核心考量。他建议温暖区域在造林管理中优先选用对冬季低温需求较低的树种,以缓解物候不同步可能导致的碳汇潜力下降。

  梁尔源指出,森林被视为陆地最重要的“碳库”,传统观点认为,气候变暖会延长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间,进而增强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然而,该吸收只是“第一步”,要把碳真正“锁”进树干,关键在于木质部何时启动生长。

  李晓霞介绍说,本项研究基于北半球84个样点、24种针叶树的形成层活动监测数据,研究团队对从-4.4℃到18.2℃年均温度梯度上的木质部物候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与遥感反演的光合物候高频比对研究发现:年均温度每升高1℃,光合作用启动日期提前约4天,而木质部生长仅提前2天;在温暖的温带和地中海地区,两者启动时间差最大可达62天,几乎是寒带和高山地区两倍,表明光合作用与木质部生长之间的“时间差”随温度升高显著拉大。

  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展模型分析表明,木质部生长除了需要春季积温,还必须经过冬季足够的低温积累,即“冷激”来打破休眠;冬季升温使冷激不足,树木只能“等待”更多热量,导致生长启动滞后,而光合作用几乎不受冷激限制,从而加剧了这种“步调不一致”的现象。

  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年木材增量只与木质部生长季长度相关,与光合季节长短无关,这也意味着,森林中即便叶片多“工作”一个月,只要木质部停止生长,碳也无法转化为木材。(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s0EFuGh"></kbd><del id="ZHTyxg"></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8mhj4"></b>
  • 开学了用的课本书皮安全吗?如何挑选?
  • 多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积极评价中国优化防疫政策
  • 罗庆东:37年新闻路,踏着泥土而生|“长韬”获奖者的追梦故事
查看更多

《色情播放器》

发布时间:2025-11-23 11:57:24 大胆人体在线视频 来自湖南

正月十六逛庙会“老家安阳”年味足”崔东树说,“此外,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其优势是轻量化,降低制造成本,延长车辆续航,以此提升车辆操控性。2月9日报道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2月7日报道,过去8个月来,澳大利亚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超过了疫情暴发头18个月内的死亡病例数。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近年来,广东突出数字赋能、法治引领、应用创新,将信用广东建设作为全省首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部署推进,颁布实施《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建成覆盖全省、互联互通的公共信用平台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百舸争流、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9206990
举报
热点推荐
  • 传音首款折叠屏PhantomVFold即将发布,搭载天玑9000+传音首款折叠屏PhantomVFold即将发布-新摄会

    2025-11-23 11:57:24

  • 江西吉水:人勤春早植树忙

    2025-11-23 11:57:24

  • 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文件发布

    2025-11-23 11:57:24

  • 世界湿地日丨湿地“讲述者”陈超灵:把湿地的美讲给你听

    2025-11-23 11:57:24

  • 男童进女厕频惹争议,专家呼吁:未来可考虑增设儿童卫生间

    2025-11-23 11:57:24

  • 境外媒体述评:中国经济反弹对全球复苏贡献愈发明显

    2025-11-23 11:57:24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