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字文化内涵,运用数字技术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增强文化认同,使文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新网11月21日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11月21日发布《关于加强商标使用管理的通知》,着力引导全社会合理规范使用商标,不断加大对商标违法违规使用行为的监管和治理力度,严格规制通过商标实施虚假描述等欺骗误导公众的行为,坚决维护正当有序的商标使用秩序,有力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积极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重点关注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
(一)使用带有欺骗性等禁用的未注册商标。重点关注使用含“专供”“特供”“极品”“国”等内容的未注册商标,导致公众对商品的供应渠道或者品质产生误认的行为;使用含“富硒”“有机”“零添加”“100%”等内容的未注册商标,且所标示商品的实际属性与该内容不符,导致公众对商品的主要原料、成分等特点产生误认的行为;使用含地名、年份或者“手工”“手打”等内容的未注册商标,导致公众对商品的产地、生产时间、生产工艺等特点产生误认的行为。
(二)欺骗性使用注册商标。重点关注将注册商标与商品名称、广告宣传用语、商品包装装潢等搭配使用,导致公众对商品品质、产地、工艺等特点产生误认的行为;自行改变注册事项导致公众对商品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或者为攀附他人商标而自行改变的行为。
(三)冒充注册商标使用。重点关注在带有欺骗性的未注册商标上标注注册标记或者标明注册商标的行为。
(四)应当使用而未使用注册商标。重点关注烟草领域,特别是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
(五)商业活动中突出使用“驰名商标”字样。重点关注将有认定记录的“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广告宣传的行为。
(六)违规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重点关注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商品不符合使用管理规则品质要求的行为。
(七)商标代理机构违法代理。重点关注商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代理恶意商标注册申请、恶意“撤三”等损害商标权人利益的行为。 【编辑:付子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主持会议并作工作布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任务要求,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今日热点
- 比亚迪成首个达成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中国品牌
- 细心安检不间断贴心服务不打烊
- “武林高手”同献艺传统武术庆新春
- 中原文物见证中华文明
- 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申报通知
- 央企今年投资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