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博时基金和华安基金在2022年新发ETF规模均超过百亿,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2022年深市新发ETF规模居前,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3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总结现场交流会2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公布,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在森林经营方案、技术路径、经营模式、机制创新、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促进森林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样地监测显示,经过森林经营的林分林木胸径年生长量增加43%以上、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增长近40%,混交林比例提高了8.5个百分点,树种丰富度与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
为提升森林质量,更好发挥森林“四库”功能,2023年,国家林草局制定《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全国启动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三年来,全国试点及面上累计实施森林经营4049万亩。通过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有关管理政策,推进了林木采伐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促进了森林结构优化调整和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森林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试点建设带动地方财政及经营主体投入9.5亿元,通过抚育间伐材及剩余物利用、发展林下经济等产生经济效益78.6亿元,为林场职工和林农增加劳务收入105.2亿元,有效促进了林区就业和林农增收。
国家林草局负责人表示,“十五五”期间,林草部门将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动科学保护、系统治理、合理利用,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在优化生态系统的同时,充分释放多功能利用空间。要突出规划引领,科学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空间格局。要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为遵循,以功能管理为主导,强化功能分区,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实行差异化保护和利用。要注重分层经营、立体利用,不断完善森林经营政策措施,激发经营主体动力,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与综合效益。同时,在工作措施上,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体系,深化配套改革,强化科技支撑等,切实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实现林草资源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完) 【编辑:于晓】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由乾元泰和赔偿李某本金损失万元;除此之外的本息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 今日热点
- 人民日报社参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和新媒体新闻专栏作品公示
- 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引发热烈反响
- 关于2022年颁发港澳台航线经营许可信息通告
- 春风送暖市民乐享户外时光
- 贵州:苗族“舞龙嘘花”闹元宵
- 这位80后研发的中国“芯”,被称为“开创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