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成就,但依然面临核心技术掌握水平较低、种业产业大而不强、科技力量培养滞后、市场主体集中度不高、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等问题。
中新网长沙11月22日电 (记者 鲁毅)11月20日至21日,以“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5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举行。量子计算作为革命性计算范式备受关注,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展示了该领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最新进展。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奥谱天成(湖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鸿飞在大会期间表示,中国在量子传感、单光子检测等领域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部分应用率先突破。“量子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安全监测等领域,实现对温度、磁场等的高精度探测。”
刘鸿飞指出,与传统红外传感器需制冷至零下200摄氏度、成本数十万元相比,量子传感器通过镀覆量子点层,成本显著降低且无需极端环境,极大拓展了应用场景。他预测,五年内量子计算机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量子计算的并行处理能力将带来算力革命”。
在大会展区,量旋科技展示了多款创新产品,包括便携式核磁量子计算机“双子座Mini Pro”和超导量子芯片“少微”。其中,“双子座Mini Pro”以其小巧体积和互动性,让观众能亲手操作体验量子计算原理;“少微”芯片集成25个高性能量子比特,目前已出口至中东、东南亚和欧洲等地。
奥谱天成深耕的光谱检测技术也成为量子计算落地的重要支撑。刘鸿飞举例说,拉曼光谱仪能在警方缉毒时一秒内辨别可疑粉末,在地铁安检中无需开瓶即可检测液体成分。
“量子计算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量旋科技创始人兼CEO项金根表示,“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是双向赋能关系。量子计算的并行能力可突破AI数据处理瓶颈,AI则能为量子算法优化提供支持。”
大会期间,量旋科技与大汉国际工匠院、光谷创咖签约发起量子计算研学项目,构建“设备+课程+实践”的立体化研学模式。此前,该公司已与湖南工商大学等高校合作,将量子教育引入本科培养体系。(完)
【编辑:李润泽】剧尾,总理在海棠花丛中与邓大姐依依惜别、渐行渐远,哀婉的歌声久久回荡,似叹似念,如泣如诉。。
- 今日热点
- 太原晋阳湖晋阳里二期工程即将开工
- 雷军发文谈WiFi7优势,网速快不是最大亮点雷军发文谈WiFi7优势-新摄会
- 澳大利亚工党赢得2022年联邦大选
- 美国中国总商会发布新网站及中美投资合作数据库
- 朱锐出席“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征文和短视频大赛云颁奖活动
- 2023开年大作《霍格沃茨之遗》来袭,华硕显示器陪你走进魔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