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红色驿站”的战斗堡垒作用,文化路社区实行了“12345”工作法,即: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根本;聚焦解决实际问题、回应居民需求两项功能;众筹人力智力物力三方面的治理资源;优化便民服务一张卡、社区业务一站办、民生政策一窗通、党员身份一亮明“四个一”服务模式和有阵地、有制度、有队伍、有活动、有激励“五个有”运行模式:1、突出一个核心。
民房群落、瓦屋栉比、百桥千巷、清流绕坊。沉淀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深邃,镌刻着茶马古道的商贸传奇,丽江古城,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丽江古城,他要求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
丽江古城位于海拔2400米的丽江坝子中,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丽江古城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
数百年来,丽江古城在时光里舒展生机,引得无数旅者驻足凝望,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是其中一位。雄伟华丽的木府令他发出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感叹。
木府始建于明代,是丽江古城中的重要文化地标,在丽江古城奏响了一曲多民族建筑艺术的交响乐章。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木府察看主要建筑,并参观了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
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考察中强调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在他心中,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如今的丽江古城,40多个民族的2万多名原住居民与游客和谐共融,历史与现代交融,古朴与时尚交织,正焕发新的光彩。
策划:黄豁、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张旻曦
记者:王志斌、张旻曦、孙敏、熊轩昂
摄制:赵世龙
包装:夏勇、史凯丽、杨震男、郭雪南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编辑:李润泽】最近一个月内,法国、波兰、芬兰等相继出面施压德国,要求其同意各国将自有的“豹2”坦克转运给乌克兰方面,同时还施压德国也要向乌方提供坦克。。
- 今日热点
- 新华社:文明实践“不打烊”,乐山志愿服务暖人心!
- 西安市第三医院工会委员会荣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西安市第三医院工会委员会荣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西安市第三医院
- 重庆两江新区人和街道举办2023年首场大型招聘会 助力川渝劳务协作
- 非法捕捞者何以变成环境保护者 吴兴检察以公益之名守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 滨海公交135路近期将恢复寒假前正常发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