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青海湖投入3.3亿元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

  中新网西宁11月21日电 (李江宁)“‘十四五’以来,我们累计投入3.3亿元,用于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推动青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稳中向好。”21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陈德辉对外表示。

  当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江宁 摄

  青海湖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和青藏高原重要的“气候调节器”,其生态状况直接关乎全国生态安全大局。

  据介绍,上述投入主要用于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修复以及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等领域。通过系统治理,青海湖的监测监管体系正逐步完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二郎剑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并督导实现环湖周边7个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对流域内17个分散的垃圾处理场进行了封闭,转而实行集中转运处理,目前已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和污水“零直排”的目标。(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TesZ7"></kbd><del id="uHmua9J"></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bkqqOqw"></b>
  • 如何打准“网络水军”的“七寸”
  • 巴西表示暂不讨论拉美单一货币问题
  • 文明实践树新风⑤党的声音进万家声声入耳润民心
查看更多

《达达兔秒杀影院2020》

发布时间:2025-11-24 11:04:50 蜜爱直播app下载 来自湖南

更丰富更便捷更多元新华网改版升级全新亮相此后,中国当代诗歌最著名的一个流派朦胧诗派,从这里诞生。浣纱路相国井后唐天成二年(927),为了整治淤塞严重的西湖,吴王钱镠组建了上千人的“撩湖兵”,专司疏浚西湖之职;同时在李泌开凿六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下输水系统,在城内广凿水井,仅在百井坊巷一带就凿井近百口,巷因此取名“百井坊巷”。如今93岁高龄的弗兰-塞拉克带着老伴回到了最初简陋的小房子里,过着节俭的生活。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747642
举报
热点推荐
  • 国防部:中伊俄三国举行第二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2025-11-24 11:04:50

  • 深圳:中小企业也能公平竞标政府采购项目

    2025-11-24 11:04:50

  • 【地评线】中安时评:新职业激发新活力,孕育逐梦征程新希望

    2025-11-24 11:04:50

  • 外卖小哥送餐途中摔倒路人的一个举动暖人心

    2025-11-24 11:04:50

  • 3000多年前赫梯帝国因何毁灭?国际最新研究称或重大干旱导致

    2025-11-24 11:04:50

  • “阳”后呼吸困难“趴着能救命”?专家解读

    2025-11-24 11:04:5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