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林露)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技名词委)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11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21日发布的2025年度科技名词审定成果共10部著作,累计收录规范科技名词33969条。
这10部成果著作包括《急救医学名词》《精细化工名词》《妇产科学名词》《内分泌代谢病学名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名词》《风景园林学名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名词》《整形外科学名词》和《农学名词》(第二版)、《地质学名词》(第二版)。
当天,全国科技名词委首次发布“基于重大科技创新的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工作成果,包括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首倡的“泛在操作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首倡的“高性能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首倡的“深部固体资源流态化开采”、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令狐恩强教授提出的“超级微创手术”等4项体系化新名词。
这4项主题成果均为中国科学家率先倡导的科技创新概念,萌发于中国重大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科学家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对标“构建汉语科技语言体系”,主动参与国际科技话语权竞争的积极尝试。
本次会议以“规范科技名词,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设年度审定成果发布、年度学科前沿热点词发布、基于重大科技创新的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工作年度成果发布、《术语学与知识工程学报》(JTKE)英文新刊发布仪式、笃正讲堂、审定工作论坛、研究基地工作论坛、《词说学科丛书》发布、新建研究基地集体签约、“术语在线”签约等板块。
“笃正讲堂”邀请梅宏院士、令狐恩强教授分别就科研范式和超级微创手术进行深入讲解,不仅促进学术交流和前沿知识更新,也为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在审定分会场,来自60多个学科领域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就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经验进行深入交流,围绕如何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服务科技创新、提升社会影响力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科研基地分会场设有科研与基地工作报告、基地工作经验分享、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评审、研究基地颁奖等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与术语学研究范式、研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议题进行讨论。
据了解,2025年度研究前沿热点词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词说学科丛书》的发布、新建研究基地集体和“术语在线”的签约等将于11月22日举办,其中,2025年度研究前沿热点词涵盖民用航空、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物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利科学技术、煤炭科学技术、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与出版学、测绘学等11个学科领域。(完)
【编辑:陈海峰】团队依据秋海棠属最新分类,对该物种进行了研究、比对、分析,发现它隶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小黑山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林下,花期一般在每年的8月至9月,黄色的花蕊形似祥云图案,花瓣为淡粉色。。
- 今日热点
- 锣鼓喧天祈丰年 山东烟台渔民“渔灯节”回来了
- 纯净美妆大会召开在即, MCL花皙蔻如何诠释东方纯净护肤?
-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一见)
- 黑龙江逊克:雾凇美景挂边城
- 国际足联批准土耳其联赛冬季转会窗口延长10天
- 镇馆之宝河南博物院《莲鹤方壶》:青铜时代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