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定价和能源转型必须与基于干中学机制的内生技术进步相结合,碳定价有利于诱导内生技术进步,可化解能源成本上升压力,碳税收入则可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缓解碳定价和能源转型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3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总结现场交流会2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公布,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在森林经营方案、技术路径、经营模式、机制创新、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促进森林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样地监测显示,经过森林经营的林分林木胸径年生长量增加43%以上、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增长近40%,混交林比例提高了8.5个百分点,树种丰富度与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
为提升森林质量,更好发挥森林“四库”功能,2023年,国家林草局制定《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全国启动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三年来,全国试点及面上累计实施森林经营4049万亩。通过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有关管理政策,推进了林木采伐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促进了森林结构优化调整和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森林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试点建设带动地方财政及经营主体投入9.5亿元,通过抚育间伐材及剩余物利用、发展林下经济等产生经济效益78.6亿元,为林场职工和林农增加劳务收入105.2亿元,有效促进了林区就业和林农增收。
国家林草局负责人表示,“十五五”期间,林草部门将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动科学保护、系统治理、合理利用,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在优化生态系统的同时,充分释放多功能利用空间。要突出规划引领,科学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空间格局。要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为遵循,以功能管理为主导,强化功能分区,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实行差异化保护和利用。要注重分层经营、立体利用,不断完善森林经营政策措施,激发经营主体动力,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与综合效益。同时,在工作措施上,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体系,深化配套改革,强化科技支撑等,切实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实现林草资源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完) 【编辑:于晓】
积极聆听国内外权利人知识产权保护诉求,多种方式开展谈判磋商,是确保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和合作工作精准发力、高效实施的工作保障。。
- 今日热点
- 悼念土耳其南部强震遇难者
- 【视频】宁夏银川:用指尖传递温暖麻绳“编”出好光景
-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 江苏公安:“服务企业平台”架起服务企业“直通车”
- 【地评线】金羊网评:为世界经济复苏持续注入“中国动力”
- 周恩来曾亲自让邓颖超工资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