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研究发现:气候变暖拉大树木生长与光合作用“时间差”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1月21日发布消息说,该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领衔15个国家50余名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一项气候变化研究揭示,全球变暖正导致树木的光合作用与木质部生长之间出现“步调不一致”。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时间差”主要表现为光合作用启动时间明显早于生长启动时间。该现象意味着,当前基于光合作用预测的北半球森林碳汇能力可能被高估。

全球变暖加剧木质部生长与光合作用之间物候不同步的示意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当天傍晚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在线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晓霞副研究员表示,此次研究发现提示,现有以光合作用为核心的全球植被模型,可能高估了温暖地区森林的固碳潜力。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梁尔源研究员呼吁,未来气候政策与碳汇评估应将“木质部物候”纳入核心考量。他建议温暖区域在造林管理中优先选用对冬季低温需求较低的树种,以缓解物候不同步可能导致的碳汇潜力下降。

  梁尔源指出,森林被视为陆地最重要的“碳库”,传统观点认为,气候变暖会延长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间,进而增强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然而,该吸收只是“第一步”,要把碳真正“锁”进树干,关键在于木质部何时启动生长。

  李晓霞介绍说,本项研究基于北半球84个样点、24种针叶树的形成层活动监测数据,研究团队对从-4.4℃到18.2℃年均温度梯度上的木质部物候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与遥感反演的光合物候高频比对研究发现:年均温度每升高1℃,光合作用启动日期提前约4天,而木质部生长仅提前2天;在温暖的温带和地中海地区,两者启动时间差最大可达62天,几乎是寒带和高山地区两倍,表明光合作用与木质部生长之间的“时间差”随温度升高显著拉大。

  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展模型分析表明,木质部生长除了需要春季积温,还必须经过冬季足够的低温积累,即“冷激”来打破休眠;冬季升温使冷激不足,树木只能“等待”更多热量,导致生长启动滞后,而光合作用几乎不受冷激限制,从而加剧了这种“步调不一致”的现象。

  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年木材增量只与木质部生长季长度相关,与光合季节长短无关,这也意味着,森林中即便叶片多“工作”一个月,只要木质部停止生长,碳也无法转化为木材。(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mPOwZO"></kbd><del id="ztunP"></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AmN0r"></b>
  • 全球连线“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是世界此前从未经历过的”——访伊拉克前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
  • 正安县开展农技培训服务春耕备耕
  • “一面旗帜+两个作用+三项清单”高质量党建引领授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查看更多

《91蝌蚪9色》

发布时间:2025-11-24 13:42:51 品味人生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来自湖南

外交部: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42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后,美国—阿拉伯反对种族歧视委员会呼吁美方“立即取消对叙利亚的制裁”,从而为向叙利亚提供援助提供便利。中国有效促进经济恢复正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1951年  2月,周恩来、陈云等六人领导小组成立,组织领导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编制工作。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644713
举报
热点推荐
  • 述评:破解时代之问引领发展之路——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和致辞深刻启迪世界

    2025-11-24 13:42:51

  • “创客中国”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收官

    2025-11-24 13:42:51

  • 华能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2025-11-24 13:42:51

  • 安徽天长:“3344”工作法,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同频共振”

    2025-11-24 13:42:51

  • 中国石化湖州石油分公司:“三四五”党建工作序列法双融双促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11-24 13:42:51

  • 山里娃的高空筑梦故事

    2025-11-24 13:42:5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