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测算,2-3月出行的国际机票及酒店的支出较1月便宜三成左右。
中新网11月25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GB 10631—2025《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全面整合替代GB 10631—2013等7项国家标准,针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各环节,加严安全要求,提升质量水平,引导安全燃放,为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监管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本次修订以“强化本质安全、规范行业发展、服务民生需求”为核心,重点实现四大突破。一是整合多项标准,解决原有标准分散重叠问题。首次将烟花爆竹产品的分类、分级、安全要求、包装标志等内容统一纳入单一标准,为行业提供“一本通”式技术要求。二是优化分类分级,适配安全生产和监管效能。将产品分类细化为爆竹类、玩具类、摩擦类、旋转类、喷花类、吐珠类、升空类、小礼花类、礼花弹类、架子烟花类、组合烟花类共11大类25小类,产品安全与消费选择性更加清晰。三是新增关键技术要求,补齐质量安全短板。近年来,烟花爆竹产品混合包装较为流行,但一直以来,没有相应标准对“混合包”质量安全提出要求,混合包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产品的烟花爆竹包装单元。该标准首次明确“混合包”的包装、标志和产品要求,同时新增出口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四是严格重要指标要求,提升安全可控性。进一步规范各类产品的药种、材质及燃放性能等重要指标,从源头降低安全环保风险,提升燃放安全性。例如关于声级值的规定,原标准规定个人燃放类产品的声级值小于等于110dB,修订后的标准按照不同产品不同效果分别对声级值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将从多维度赋能行业发展与安全管控。对行业而言,能加快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全产业链向规范化、高质量转型。对监管部门而言,可提供更细致的分级分类标准、检验检测依据,显著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对消费者而言,通过规范安全标志与燃放说明,有效降低因误操作引发的风险。对出口贸易而言,既能提前规避出口前的安全生产隐患,又能依托附录新增的与ISO标准、美国标准、欧盟标准的分类对照内容,助力我国烟花爆竹产品更好适配国际市场规则,提升出口竞争力。
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加强标准宣贯培训,确保标准要求准确落地,切实提升烟花爆竹质量安全水平,推动行业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 【编辑:刘湃】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白剑锋介绍,我国自2011年已经开始探索专利保险相关工作,知识产权保险随即不断发展。。
- 今日热点
- 台岛1月出口降幅“逾13年来最惨”(2)
- 龚正市长调研在沪中央企业,期待深化战略合作,加强优势对接,携手高质量发展
- 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巴黎奥运会体育图标公布 传递“荣誉徽章”理念
- 全国编办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 美媒:中澳关系持续转暖对双方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