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青海湖投入3.3亿元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

  中新网西宁11月21日电 (李江宁)“‘十四五’以来,我们累计投入3.3亿元,用于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推动青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稳中向好。”21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陈德辉对外表示。

  当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江宁 摄

  青海湖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和青藏高原重要的“气候调节器”,其生态状况直接关乎全国生态安全大局。

  据介绍,上述投入主要用于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修复以及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等领域。通过系统治理,青海湖的监测监管体系正逐步完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二郎剑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并督导实现环湖周边7个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对流域内17个分散的垃圾处理场进行了封闭,转而实行集中转运处理,目前已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和污水“零直排”的目标。(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kIUWI0"></kbd><del id="YxKmoMF"></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0GiDMciI"></b>
  • 乘联会:预计1月新能源车批发量41万辆
  • 西藏康马县总工会发放节日福利
  • 保障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制度优势——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三
查看更多

《乌鸦传媒麻豆系列视》

发布时间:2025-11-25 12:27:57 兄妹蕉谈2以瓜代焦董小宛 来自湖南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5.61亿户(新数据新看点)随着全面注册制即将实施,外资券商也迎来了巨大机遇与创新前景。李灿也认为,一季度开放申赎的定开型债基较多,需要观察这类产品开放后产品规模变动情况,如果能接续上,再加上机构密集发行混合估值法产品,市场对债券配置的需求就会明显提升,利于平滑债市波动。此外,人民法院全面准确贯彻文物保护法关于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文物受损毁的,积极抢救修复;文物有风险的,及时消除隐患。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698070
举报
热点推荐
  • �

    2025-11-25 12:27:57

  • 布阵砺剑!南部战区海军某舰艇编队开展实战化训练

    2025-11-25 12:27:57

  • �

    2025-11-25 12:27:57

  • 联合国称地震摧毁叙利亚人道主义援助生命线

    2025-11-25 12:27:57

  • 文旅山西奋进融合——黄河新闻网

    2025-11-25 12:27:57

  • “最古老”鱼类大脑样本出炉

    2025-11-25 12:27:57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