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门务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应有效力,巩固经济恢复回稳的良好态势,为实现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贡献合力。
分布式能源已经成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分布式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更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较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低、较为分散,分布式开发利用比集中式更符合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和技术特性,同时也能因地制宜利用清洁燃料,降碳减排效果明显。
二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能需求。通过不同利用方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且运行模式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用能需求。对偏僻山区、海岛等地区,分布式能源可以更好就近布局、满足需求。对供电安全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医院、银行等用户,以及用能需求多样的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可提供高品质的综合能源服务。
三是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分布式能源既能够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也能够降低用能负荷对能源大系统的依赖,还可作为备用、调峰之用。
四是有利于带动社会投资和相关产业发展。与重大单体能源项目相比,分布式能源单体项目规模小,建设运营资金量小,社会投资门槛低,开发应用场景多,运行智能化也更容易实现,社会投资长期活跃。同时,分布式能源发展可以为地方高载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推动产业布局和能源布局协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也要看到,分布式能源发展起步较晚,面临着小型系统集成技术难度大、单位生产运营成本较高、配套体系不够完善等挑战。
发展重点包括五方面:
一是着力建设零碳园区。在工业负荷大、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用能园区,促进风、光、生物质、地热等能源的就地转化和消纳,满足园区电力、制冷、供热、蒸汽、氢气等多样需求。
二是积极推进零碳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在农村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发展模式。
三是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推动既有建筑的一体化改造,新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同步建设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推广应用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遮阳板、光伏采光顶、光储充停车棚等产品,打造以建筑为载体的分布式光伏。利用建筑的屋顶、窗户等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
四是加强清洁能源和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推动交通与能源一体化设计,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周边未利用地和存量用地开发清洁能源,在公路沿线、分拨中心等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满足交通运输的电、氢等能源需求。
五是合理布局建设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以调峰、备用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天然气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作用,在气源有保障、气价可承受、调峰需求大的地区,适度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
在实践中需注意防止三方面偏向:
一是防止规模盲目扩张。统筹考虑分布式能源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分布式能源的开发规模和布局,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二是防止衔接配套不到位。科学建设配电网,因地制宜建设微电网,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和消纳能力,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
三是防止不公平竞争。规范分布式光伏能源开发建设管理,推动各类投资主体依法依规开发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分布式能源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包括分布式能源在内的各类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
策划:车玉明
统筹:万方、王子晖
文案:卢俊宇
设计:樊珊珊、王晔
【编辑:王琴】应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 今日热点
- 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峰期呕吐腹泻要及时就医
- “小纳米”蕴含“大市场”重庆纳米金属研究院科研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 两古籍“入库”上网可读《永乐大典》
- 飞行汽车成出行变革新方向
- 2022人民日报上的陕西,于定格处洞见这一年
- 辽宁省疾控中心专家解读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